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yōu chán wèi jī
【忧谗畏讥】言中伤。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清昭槤《啸亭杂录·嵇文恭公》:“公每早起,必自揉其身躯久之,曰:‘今日舒畅。’登朝如故,人皆笑之,然亦忧谗畏讥之至矣。”
诗句中的“忧谗畏讥”四个字,简单凝练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上虚伪与背叛的现象。鲁迅先生运用韵律和用词的巧妙,将愤怒的情绪传达给读者,直抒胸臆。这种直接而无遗憾的表达方式,让人深感其愤世嫉俗的力量。
忧谗,忧虑别人的诋毁谗言;畏讥,畏惧别人的嘲讽批评。正是因为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我们常常为了避免批评和讥讽而自我限制,不敢展示真实的自我。这种恐惧和焦虑使人心生困顿,不能自在自得地生活。
“忧谗畏讥”,是一句愤世嫉俗的诗句,充分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痛恨虚伪与背叛的怒火。韵律的运用也使这句诗显得凌厉而有力。用词上,“忧谗畏讥”几个字犀利而尖锐,尽显诗人对人心善变的无奈与痛心。整个句子流露出一股悲愤之情,填满了人们内心对伪善与背叛的呐喊。
忧谗畏讥,这四个字虽然简短,但通过韵律的呈现,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意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困扰于对他人评价的忧虑和对他人讽刺嘲笑的恐惧,这种心理状态深深地体现在这句诗中。
用“you1”、“wei4”这样的字音,表达了一种忧虑、担心的情绪。而“can2”、“ji1”则带有一种讥讽、嘲笑的意味。通过韵律和用词的巧妙组合,使得这句诗在表达忧虑和讥讽的同时又具有一种平衡感。
忧谗畏讥,道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受外界批评和指责时的内心困扰。这四个字虽然简短,却给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引发人们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忧谗畏讥的担心更为普遍。网络言论的泛滥让人们对于自己的形象和名誉更加敏感。在虚拟世界中,一句不公平的指责可以轻易地传播开来,给个人带来无法预料的打击。人们由于忧谗畏讥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往往会自我保护地规避交流,导致与他人的沟通产生藩篱。
然而,过度担忧他人的评论与批评,也使人善于反思、改进和进步的动力丧失殆尽。反复追求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往往导致灵魂的空虚和内心的迷失。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忧谗畏讥的存在,但不要被其所困扰。与其逃避他人的评论,不如坦然接受,凭借自身的真诚与实力来抵御忧谗和畏讥的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