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平三鍾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yún cēn|zān|cǎn huán yù zhòng|chóng xié chāi
【云】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云】《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又云云:衆語也
【篸】◎ 〔~差〕古同“参差”,长短或粗细不齐。 | 1. 缝衣针。 2. 古通“簪”。 3. 缀,插。 | ◎ 方言,一种簸箕。
【篸】《集韻》疏簪切,音森。《說文》差也。一曰竹長貌。又《集韻》初簪切,音梫。篸,竹貌。又洞簫也。《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註》參差,洞簫。一作篸。《風俗通》舜作簫,其形參差,象鳳翼參差不齊之貌。《洞簫賦》吹參差而入道德。又《廣韻》作含切《集韻》《正韻》祖含切。同簪。《博雅》謂之簪。或作,或作篸。《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靑羅帶,山爲碧玉篸。又《廣韻》側岑切《集韻》緇岑切,音斟。同鍼、針,所以綴衣。又《廣韻》《集韻》作紺切。《篇海》簪去聲,以針篸物也。
【鬟】◎ 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云~。
【鬟】《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胡關切,音還。《說文》總髮也。按古婦人首飾,琢玉爲兩環,此字後人所加。《玉篇》髻鬟。《類篇》屈髮爲髻。《庾信·夜聽搗衣詩》花鬟醉眼纈。又喻山色。《范成大詩》破碎岷山千髻鬟。又《虞集詩》窻中遠黛曉千鬟。又《宋史·儀衞志》宮中導從之制,置高鬟靑袍大將二人。
【玉】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 3. 姓。
【玉】〔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又《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
【重】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 2. 程度深:~色。~病。~望。~创。 3. 价格高:~价收买。 4. 数量多:~金聘请。眉毛~。~兵。 5. 主要,要紧:~镇。~点。~任。~托(国家重大的托付)。~柄。 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视。尊~。器~。隆~。 7. 言行不轻率:慎~。自~。 | 1. 再:~复。~申。~版。~沓(重复繁冗)。~阳。~逢。 2. 〔~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3. 层:~叠。~霄。
【重】〔古文〕《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又《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又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又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又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又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
【斜】◎ 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坡。~面。~度。~线。~视。 典
【斜】《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邪。《說文》抒也。《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又直加切,音秅。義同。
【钗】◎ 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金~。玉~。裙~(旧指妇女。亦称“钗裙”)。荆~布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钗】《唐韻》楚佳切《集韻》《韻會》初佳切,音叉。《說文》筓屬。本只作叉,此字後人所加。《玉篇》婦人岐筓也。《司馬相如·美人賦》玉釵挂臣冠。《秦嘉·與婦徐淑書》今致寶釵一雙,可耀首。《曹植·美女篇》頭上金爵釵。又金釵股,藥名。《本草綱目》李時珍曰:石斛,狀似金釵,故名。又忍冬藤,解毒。亦號金釵股。又《韻補》叶稱支切,音鴟。《繁欽·定情詩》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又叶千古切,音楚。《毛詩·註疏》欲買赭,不謂竈下有黃土。欲買釵,不謂山中自有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