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平
拼音: yù lòu chí
【玉漏】漏壶的美称。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宋杨万里《病中夜坐》诗:“玉漏听来更二点,烛花剪了晕重开。”清厉鹗《拆桂令·题殿画乞巧图》散曲:“听玉漏迟迟五更,拜银湾脉脉双星。”龚骞《无题》诗:“玉漏有声沉画角,金釵无计叩重门。”
【迟】1. 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 2. 晚:~到。~暮,~早。推~。延~。 3. 姓。
【迟】〔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墀。《說文》徐行也。《廣韻》久也,緩也。《詩·衞風》行道遲遲。《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註》緩而不迫也。又委遲,迴遠貌。《詩·小雅》周道倭遲。又《韻會》棲遲,息也。《詩·風》可以棲遲。又姓。《書·盤庚》遲任有言。《註》古賢人。又尉遲,複姓。又《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稚。《廣韻》待也。《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註》懸心遲仰之。又遲明卽黎明。《前
路人: 这句诗里的“玉漏迟”,感觉就像是我等颓废宅在床上挣扎不愿起床的样子。嗯,我太能理解这种“玉漏迟”的感觉了,完全是人类普遍现象啊!
在韵律、用词和意境等方面,这句诗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给人一种静谧雅致的美感,令人陶醉其中。
玉漏迟,古人所喜之辞。玉乃贵重之物,透明洁白;漏则表示时间之流转,无止无尽。迟字,则暗含其中,流转之间稍有停留之意。玉漏迟,象征着人们充实的时光,每分每秒都得以珍惜。
玉漏迟,情感翩翩,道理深刻。立意深远,寓意长久。白发苍苍之时,仍是人生之精彩瞬间,才疏学浅之时,仍有播种念书之美。『玉漏迟』朗诵之声,在心荡漾。
文学青年: “玉漏迟”这个诗意啊!这明明是在说大自然的美好,唤起了人们对宇宙奥秘的无限遐想!
这个“玉漏迟”实在是太太太深奥了啦!小编我有点理解不能啊!
老师: 这个“玉漏迟”是个图画题吗?
摄影师: 哈哈,这个“玉漏迟”有点生活中的夏天感觉啊!明明天已经黑了,可这个太阳就是不肯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