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云帆龙舸下扬州——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韵脚:下平十八尤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hōu yáng xià yún fān lóng gě

云帆龙舸下扬州释义

【州】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  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州】〔古文〕《唐韻》《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从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主之。《廣雅》州,殊也,浮也。《春秋·題辭》州之爲言殊也。《釋名》州,注也。郡國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時也,宮也,居也。《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分靑州爲營州。《疏》禹貢治水之時猶爲九州,今始爲十二州。左傳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則禹登王佐,還置九州,其名蓋如禹貢。《禹貢》冀、兗、靑、徐、荆、揚、豫、梁

【扬】1.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  2.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  3. 在空中飘动:飘~。  4.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  5. 姓。

【扬】〔古文〕敭《唐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飛舉也。《詩·王風》揚之水,不流束薪。《傳》揚,激揚也。《疏》謂水急激而飛揚,波流疾之意也。又《豳風》以伐遠揚。《疏》謂長條揚起者。又《增韻》發也,顯也。《廣韻》舉也。《易·夬卦》揚于王庭。《疏》發揚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書·堯典》明明揚側陋。《禮·文王世子》或以言揚。《疏》能言語應對,亦舉用之。又稱說也。《禮·祭統》銘者,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前漢·季布傳》使僕游揚足下,名於天下,顧不美乎。又《爾雅·釋詁》揚,續也。又簸去糠

【下】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 使降落:~半旗。~棋。  7. 进入:~海。  8. 投送:~书。  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  10. 谦辞:在~。~官。  11. 颁布:~令。  

【下】〔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又《說文》底也。《玉篇》後也。又賤也。又《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又《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又《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又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又《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

【云帆】◎云帆yúnfān[highsail]高大的帆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云帆】亦作“云颿”。1.白色的船帆。《后汉书·马融传》:“然后方餘皇,连舼舟,张云帆,施蜺幬。”唐李白《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清陈玉树《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诗:“新开驛路金为埒,高挂云帆铁作舟。”2.借指船。唐杜甫《后出塞》诗之四:“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宋叶梦得《贺新郎》词:“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语》:“望断黔阳,可怜万里云颿,依然将母;魂消白下,共惜半年风鹤,了却孤臣。”

【龙舸】舟。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唐皮日休《汴河怀古》诗之一:“万艘龙舸緑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清王士禛《过氾光湖怀古》诗:“龙舸与凤艒,乐哉方未央。”参见“龙舟”。汉

云帆龙舸下扬州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