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献独孤尚书

欲倾肝胆杳无因——献独孤尚书

韵脚:上平十七眞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ù qīng gān dǎn yǎo wú yīn

欲倾肝胆杳无因释义

【欲】1.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2.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3. 需要:胆~大而心~细。  4.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5. 婉顺的样子。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倾】1. 斜,歪:~斜。~侧。~塌。~圮。~跌。  2. 趋向:~向。~心。~慕。~注。左~。右~。  3. 倒塌:~颓。~覆。~轧(yà)(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  4.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引申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箱倒箧(亦称“倾筐倒庋”)。~盆大雨。~城。~洒。~销。  5. 用尽(力量):~听。~诉。~吐。

【肝胆】胆gāndǎn(1)[liverandgall]∶肝和胆的总称。比喻真挚的心意肝胆相照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史记·淮阴侯列传》(2)[heroicspirit;courage]∶比喻勇气、血性他肝胆过人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宋·陆游《诗酒》(3)[beasthickasthieves]∶比喻关系密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庄子·德充符》典

【肝胆】中医认为肝与胆互为表里,称胆为肝府,故二者常并提。《列子·汤问》:“王諦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髮,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2.泛指人的身体或其内部器官。《庄子·大宗师》:“假於异物,託於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淮南子·俶真训》:“何况怀瓌瑋之道,忘肝胆,遗耳目,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摋,徙倚无形之域,而和以天地者乎?”宋王安石《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诗:“肝胆疑俱破,筋骸谩独瘳。”3.比喻关系密切。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离同则肝胆为胡

【杳无】了无,绝无。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连贵﹞去年曾受对门胡家聘……越十餘年,杳无亲戚来寻访,乃以配圉人刘登。”巴金《灭亡》第八章:“女儿在十八岁时跟人结了婚,但不到半年,她底丈夫抛弃了她,从此音讯杳无。”

【因】1.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素。~果。病~。  2. 理由:~为(wéi )。~而。  3. 依,顺着,沿袭:~此。~之。~循(a.沿袭;b.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

【因】〔古文〕《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姻。《說文》从囗大。會意。《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又仍也,襲也。《論語》殷因於夏禮。《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註》析而又析也。《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又依也。《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又托也。《孟子》時子因子而以告孟子。又由也。《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又緣也。《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

欲倾肝胆杳无因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