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入十七薛
平仄:仄 仄 仄 平 仄
拼音: 4 zhàng fèn 1 yuè
【烈】1. 火势猛;引申为猛,厉害:~火。~焰。~酒。~马。~性。激~。剧~。 2. 气势盛大:轰轰~~。 3. 刚直,有高贵品格的;为正义而死难的:~女。壮~。先~。~士。 4. 功业:功~。 5. 古同“列”,行列。
【烈】〔古文〕煭《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韻會》力蘖切,音列。《說文》火猛也。《玉篇》熱也。《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又《詩·鄭風》火烈具舉。《傳》烈,列也。《箋》列人持火具舉,言衆同心。又《爾雅·釋詁》烈,業也。《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傳》湯有功烈之祖,故稱焉。又《詩·小雅》烝衎烈祖。《箋》烈,美也。又《爾雅·釋詁》烈,光也。《詩·周頌》休有烈光。又《爾雅·釋訓》烈烈,威也。《詩·小雅》烈烈征師。《箋》烈烈,威武貌。又《詩·小雅》憂心烈烈。《箋》烈烈,憂貌。又《詩·小雅》南山烈烈。《傳
【仗】1. 兵器:仪~。明火执~。 2. 拿着兵器:~剑。 3. 战争:打~。胜~。 4. 凭借,依靠:倚~。仰~。~恃。~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典
【仗】《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長去聲。劒戟總名。唐制,殿下兵衞曰仗。《儀衞志》朝會之仗,三衞番上,分爲五仗,皆帶刀捉仗,列於東西廊下。每日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閣外,號曰內仗。朝罷放仗,天子出,則有細仗,黃麾仗。又《淮南子·原道訓》履危行險,無忘仗。《註》仗,道也。又憑倚也。《詩·大雅·有馮有翼疏》馮者,可以委仗。又與杖通。《前漢·李尋傳》近臣已不足杖矣。《註》杖通仗。又《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長上聲。義同。◎按兵杖、器仗之仗,上、去二聲通用。惟馮仗之仗無上聲。
【奋】1.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飞。~翅。 2. 振作,鼓劲,振动:~起。~力。~勇。~不顾身。振~。勤~。兴~。 3. 提起,举起:~臂。~袂(举袖,形容奋发的样子)。~笔疾书。
【奋】《篇海類編》古朗切,剛上聲。鹽澤也。又音本。(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問切,音僨。《說文》翬也。《爾雅·釋鳥》雉,絕有力奮。羊,絕有力奮。螽醜奮。鳥張羽奮奞也。《詩·邶風》不能奮飛。《史記·樂書》羽翮奮,角觡生。又震動也。《易·豫》雷出地奮。又揚也。《禮·樂記》奮至德之光。又振去塵也。《禮·曲禮》僕展軨效駕,奮衣由右上。又姓。《左傳》楚有司馬奮揚。又叶普麫切,音片。《孫楚·韓信贊》秦失其鹿,英雄交戰。遂寤明主,超然虎奮。 从奞在田上。俗作,非。字原从奞从旧。
【忠】◎ 诚心尽力:~心。~诚。~实。~告。~于。~魂。~义。~贞。效~。赤胆~心。~言逆耳。
【忠】《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中。《說文》敬也。《玉篇》直也。《增韻》內盡其心,而不欺也。《周禮·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疏》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謂言出于心,皆有忠實也。又《六書精蘊》竭誠也。《書·伊訓》爲下克忠。《傳》事上竭誠也。又不貳也。《詩·邶風·北風箋》詩人事君無二志,勤身以事君,忠也。又《廣韻》無私也。《左傳·成九年》無私,忠也。《後漢·任延傳》延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又厚也。《周語》忠非親禮。《註》厚也。又《諡法》危身奉上,險不辭難曰忠。又州名。古巴東郡
【钺】1.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2. 古星名。
这句诗流露出了作者坚守信念的洒脱豪情。字字句句都带着一种朴实而有力的气息,给人宛如石壁上刻下的铁骨铮铮之感。通过这句诗,作者将自己的思想诉诸于诗歌之中,表达了对忠诚和英雄主义的向往。
《仗钺奋忠烈》这句诗展现出了一种激情四溢,奋发向前的豪气。韵律紧凑有力,像是咆哮的怒吼,让人不禁陶醉其中。用词简洁而富有力量,没有一丝多余,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坚毅决心。通过短短的几个字,诗意转瞬即逝,仿佛一柄插在胸口的剑。意境深邃而浩渺,勾勒出一个英勇无畏的画面,激励着人们顽强向前。
用词简洁而直击要害,将作者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仗、钺、奋、忠、烈等词语,一字一词都散发着火热的力量,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这些词语的选择,在短短的几个字中,将整个文化的底蕴展现了出来,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这句诗的韵律有一种磅礴之感,给人一种声势浩大的感觉,仿佛在战场上咆哮的号角。通过押韵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凝聚力,使诗意更加集中而有力。同时,韵律的流动感也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澎湃的情感,仿佛真的亲身参与了那激烈的战斗。
这句诗的意境犹如电光石火一般瞬间闪现,留下极深的印象。仗钺的形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奋忠烈的激情也如火焰般燃烧。作者用简洁唯美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英雄儿女奋勇杀敌的场景,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