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下平十五青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cuò xíng zhāo rén shì
【措】1. 安放,安排:~手。~辞。~置。~身。 2. 筹划办理:~施。~办。筹~。举~失当。 3. 弃置:刑~。 典
【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倉故切,音醋。《說文》措,置也。《廣韻》舉也,投也。《增韻》施布也。《易·繫辭》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禮·禮器》措則正,施則行。又《中庸》故時措之宜也。《疏》措猶用也。又委置也。《禮·中庸》學之弗能,弗措也。《疏》言學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廢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如將廢措。《註》措,猶頓也。《前漢·文帝紀贊》幾於措。《註》民不犯法,無所也。又《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追捕也。《前漢·王莽傳》迫措靑徐盜賊。又與笮同。迫笮也。《史記·梁孝王世家》李太后爭
【刑】1. 对犯罪的处罚:~罚。~法。~律。~事。执~。服~。 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讯。受~。~具。
【刑】〔古文〕《集韻》同。《說文》罰辠也,國之罰也。从井刀,刀守井,飮之人入井,陷于川,守之割其情也。《韻會》復古篇云:从刀幵聲,剄也。从刀井,法也。今經史皆通作。
【昭】1. 光明:~明。~~(a.明亮的样子,如“日月~~”;b.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使人~~”)。 2. 明显,显著:~著。~彰。~布。~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昭】《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音招。《說文》日明也。《爾雅·釋詁》昭,見也。《博雅》明也。《玉篇》光也。《廣韻》著也,覿也。《易·晉卦》君子以自昭明德。《書·堯典》百姓昭明。《詩·大雅》於昭于天。又《禮·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又《祭統》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魯語》明者爲昭,次者爲穆。又《禮·樂記》蟄蟲昭蘇。《註》昭,曉也。蟄蟲以發生爲曉,更息曰蘇。又姓。《戰國策》楚有昭奚恤。《屈原·離騷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又
【仁事】时俗语。仁爱之事的反语,实指虐害而言。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和尚,休要狂獐等待着……略等我仁事,与贤家一万刀。”一说为“成事”的转音。参阅《董解元西厢记》凌景埏校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