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dìng 4|3 shī xiāo cáo zhǐ huī
【定】1.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 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 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 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 5. 确凿,必然的:必~。镇~。 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 7. 姓。
【定】〔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又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又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又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又《廣韻》《集韻》
【若】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 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 4. 约计:~干(gān )。~许。 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
【若】〔古文〕《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正韻》日灼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又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又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又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又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又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又《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
【失】1. 丢:遗~。坐~良机。收复~地。流离~所。 2. 违背:~约。~信。 3. 找不着:迷~方向。 4. 没有掌握住:~言。~职。~调(tiáo )。 5. 没有达到:~望。~意。 6. 错误:~误。~策。过~。~之毫厘,谬以千里。 7. 改变常态:惊慌~色。
【失】《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室。得之反。《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書·泰誓》時哉弗可失。《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又《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與同。《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六書本義》與佚軼通。又《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萧曹】《史记·张丞相列传》:“昌(周昌)为人彊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明汪廷讷《种玉记·赠玉》:“怎能树萧曹旧日勋猷,还念鸞皇偶何年好逑。”清邵长蘅《杂诗》:“萧曹自刀笔,樊灌奋駑駘。”
【指挥】huī(1)[command]∶发令调度指挥围攻(2)[conduct]∶指导乐曲或乐队的演奏(3)[commander]∶发令调度的人乐队指挥
【指挥】。亦作“指撝”。1.以手或手持物挥动示意。《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易·谦》“六四,无不利撝谦”三国魏王弼注:“指撝皆谦,不违则也。”晋干宝《搜神记》卷一:“见光在松树上拊手指挥嗤笑之,綝问侍从,皆无所见。”唐李颀《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老儒则端坐石磴上,讲《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章,字剖句析,指挥顾盼,如与四五人对语。”2.发令调遣。《荀子·议兵》:“汤武之诛桀紂也,拱挹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诛桀
古人云:“将相和舞,尚未称善,胡人眠!”这句诗字面上看似简单明了,但深层含义却颇为玄妙。首先,韵律上,作者巧妙运用押韵手法,使得“指挥若定失萧曹”一句中的七个字形成两个完整的平仄对偶,铿锵有力,既突出了诗歌的韵律美,又表达了人事的无常变幻之理。在用词方面,作者以精炼的笔墨,直接点出了萧曹失去了指挥的能力,暗示了当权者的腐朽堕落,显示了对整个时代的一种无言的控诉。同时,诗歌意境上隐喻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生活的无助困顿。整个诗句犹如鲁迅笔下的人物,深沉而尖锐,饱含着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慨,使得读者在心灵深处细细
而对人生而言,此句亦寓意深远。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亦需做到指挥若定,不为琐事所困扰。只有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才能在风波起伏中保持稳定无误的步伐,最终达成既定目标。因此,本句启示人要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坚定立场,不让琐事左右自己的心智,踏实向前。
从“失萧曹”的字面上看,曹乃指事物之主导者,而“萧”则是指事物之非主导者。有人解读此句时认为,指挥者若用心聚焦于细节而忽视大局,将导致整体战略失灵。 所以,既要注重细节,也要抓住大局,才能有效指挥战局,取得胜利。
然而,此句也可诠释为宏观与微观相辅相成。指挥官在指挥军队行动时,不仅需要全局观察,把握全局,还需要注重细微之处。曹氏注重大敌之势,而萧氏则视微末之辞,两者互为补充,才能使军队在战场上保持稳定,并最终获得胜利。
指挥若定失萧曹。此句表达了指挥者在决策中若能稳定冷静、不失风度,则迎来胜利的机会将会失去。言下之意,虽为某一具体场景描写,却可用以指示人们处世之道。对此句的一些诸多解读中,有人认为其中暗含了不为人所知的背后纷争与较量,而真正的胜者乃是潜心而作事者,因而饱受失落之苦。
此诗所表达的指挥策略足以引人深思。在战争中,指挥者需要以稳定的心态来应对不可预测的情况。若是过于慌乱或恐惧,将无法作出明智的决策,进而带来失败。然而,即便是决策明智,若无法坚持决策的正确执行,亦难以取得胜利。因此,此句提醒人们要在犹豫不决和分身乏术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