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ǒu huáng hé dōng míng
【走】1. 行:~路。~步。 2. 往来:~亲戚。 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 4. 往来运送:~信。~私。 5. 离去:~开。刚~。出~。 6. 经过:~账。~内线。~后门。 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 8. 失去原样:~形。~样。 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 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黄河】◎黄河HuángHé[theYellowRiver(HuangheRiver)]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省北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晋成公绥《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黄河。”《明史·河渠志一》:“黄河,自唐以前,皆北入海。”魏巍《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你还会看见黄河,奔腾不羁的黄河。”
【东溟】◎东溟dōngmíng[TheEasternChineseSea]东海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东溟】1.东海。南朝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元天高北列,日观临东溟。”唐李白《古风》之十一:“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一·潮汐》:“若言岸势逼,则东溟自定海吞餘姚、奉化二江,侔之浙江,尤甚狭迫。”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词:“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2.犹东洋。指日本。陈三立《辛丑七月登焦山作》诗:“二客东溟秀,谐戏俯急湍。”自注:“谓日本结城琢、中村兼善。”
同时,这句诗也有时代感,它承载着对大动荡时期的美好向往和对国家荣光的渴望,这种情感融入其中,触动人心。
总体而言,这句诗语言简洁明快,诗情兼具,充满了对自然和情感的细腻描绘,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河之走者,如豹奔腾;溟之东者,犹海壮观。黄河水流奔走不息,宛如急速奔驰的猛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眼前的东海犹如广阔的天幕,辽阔无垠,磅礴壮观。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巧妙地展示了大自然壮丽景色。这句诗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仿佛亲身置身黄河边,聆听到汹涌奔腾的河流声。
在用词上,黄河、东溟等象征性词汇,巧妙而准确,展现了多元化的地理风貌。
这句诗“黄河走东溟”,听起来有点像极限运动名字啊,感觉黄河都要跳墙走了!
这句诗独具一格的意境令人深思。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了无数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流淌不息。黄河走向东海,意味着沧海横流、归一的英雄气概。诗人以此表现出了对于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
"走"字蕴藏着巨大的动能,使人忍不住想起黄河的宏伟气势。而"东溟"一词,则向人展示出东海的壮丽景色。这两者相结合,更是点燃了人们的想象之火,使人忍不住联想到黄河壮阔而激荡的景象。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手法,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将黄河的气势描绘得栩栩如生。
“黄河走东溟”这句诗,韵律铿锵有力,如黄河奔腾之势。诗人运用了描绘自然景观的手法,以生动的形象勾勒出黄河奔流东海的景象,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