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韵脚:入一屋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仄

拼音: dì|de mù fán 3 zhàng 2 1

江城地瘴蕃草木释义

【地】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  10. 底子:质~。 |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

【地】〔古文〕埊埅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

【木】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  3. 棺材:棺~。  4. 质朴:~讷(朴实迟钝)。  5. 呆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卜切,音沐。《說文》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鍇曰》屮者,木始申坼也,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白虎通》木之爲言觸也。《玉篇》燧人氏鑽出火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易·說卦傳》爲木。《疏》木可以揉曲直,卽順之謂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木,柷敔也。又質樸。《論語》剛毅木訥近仁。又木彊,不和柔貌。《前漢·周勃傳》

【蕃】1. 茂盛:~茂。~昌。~芜。  2. 繁多:~衍(同“繁衍”)。

【蕃】《唐韻》附袁切,音煩。《說文》草茂也。《詩·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升。《書·洪範》庶草蕃廡。《傳》蕃,滋也。又《周語》民之蕃庶,于是乎生。《註》蕃,息也。又草名。《山海經》隂山,其草多茆蕃。又鳥名。《山海經》光山,其鳥多蕃,或云卽鴞。又方煩切,音樊。義同。又與藩通。《詩·大雅》四國于蕃。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九曰蕃樂。《註》閉藏樂器而不作也。又《韻補》方愔切,音汾。柳宗元文:我姓蟬嫣,由古而蕃。聯事尚書,十有八人。又《集韻》蒲麋切,音皮。地名。《前漢·地理志》魯國蕃。《註》邾國也。又《後漢·黨錮傳》蕃嚮

【草】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

【瘴】◎ 〔~气〕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简称“瘴”,如“~疠”,“毒~”,“~雨蛮烟”。

【瘴】《廣韻》《集韻》《韻會》之亮切,音障。《玉篇》瘴,癘也。《廣韻》熱病。《正字通》中山川厲气成疾也。《陸遊·避暑漫抄》嶺南或見異物從空墜,始如彈丸,漸如車輪,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謂之瘴母。

【城】1.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  2.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

【城】《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

【江】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  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3. 姓。 典

【江】《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

江城地瘴蕃草木用户点评
tx
DreamyClouds

瘴疠之地满目疮痍,荒败之势逼人心神,草木也因疾病而无法生长,唯有瘴疠荒野霸占一方。流毒之处,触目惊心。

2025-02-21 16:58:56
tx
梦里寻你

这句诗通过精炼的形容词和简单的描写,将瘴疠和茂密的草木相结合,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江城的景象。通过对景象的描写,作者将读者带到这个充满瘴疠的地方,让人感受到江城的特殊气息。这种新颖的描写方式,使人不禁沉醉其中,展开了深度的联想,引发了强烈的思考。

2025-02-21 15:45:40
tx
笑到最后888

这诗是让人毛骨悚然啊!江城地瘴蕃草木,就像是我朋友最近发的恐怖手抖视频一样,那个恶心满满的画面简直不堪入目!我听说江城的瘴气连树木都变成了恐怖的怪形怪状,简直是比那恶心的网红脸还要吓人!上帝啊,求你保佑我,切勿让我陷入江城的瘴气之中,否则我恐怕会被吓得从此只能过著颓废的生活!

2025-02-21 15:43:42
tx
风华绝代

看到这句诗我立马想到了游戏里超级虐心的一关!江城地瘴蕃草木,简直就像是游戏BOSS设计的陷阱一样!记得那种毒草一经触碰就掉血不停,瞬间给你来了个虚弱状态!我就知道,这江城肯定是个魔幻的游戏场景,只有戴上抵抗毒草的魔法护符,才能在江城怪异的环境中安然生存!不然,我可不敢去这诡异的瘴气之地!

2025-02-21 15:34:04
tx
寂静的湖泊

这句诗真的给人感觉好恐怖啊!江城是个什么地方,都得瘴蕃的,这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还有这些草木是不是长出了化学品啥的啊?还好我没去过!不然被瘴气有被熏死!

2025-02-21 15:28:25
tx
星光璀璨

这句诗的诗意有点深奥哦!我都不知道该咋形容了。反正就是江城超多人,地方又独特,病菌又多,到处都是病草毒木,听上去就像个鬼城一样!这诗得是对江城有什么小情怀吧?

2025-02-21 14:30:57
tx
夜暗如酱

这句诗以简洁的表达方式迅速勾勒出江城的景色,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通过瘴疠的形容词,描绘了江城的状况,而通过蕃草木的描绘则展现了生机勃勃的一面。形象的对比使整句诗更富有张力,使人形成强烈的视觉印象。这种新颖而独特的描写方式,使人思绪万千,引发令人深思的联想。

2025-02-21 14:28:04
tx
快乐之星

江城的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污浊和危险,像是一层无形的死亡之纱。诗句的韵律犹如尖锐的针刺激着听者的神经。用词犀利而贴切,传达出城市腐败的肮脏和恶臭。意境中透露出一种让人痛心的现实,令人心生不安和不安。整体而言,这句诗通过精准的描写,引起了人们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2025-02-21 14:06:50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