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去十四泰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wài là|luò|lào sān qīng tiān shān bàn
【外】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 3. 指“外国”:~域。~宾。~商。 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 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 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7. 关系疏远的:~人。 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 9. 传统戏
【落】◎ 丢下,遗漏:丢三~四。~了一个字。 | 1. 掉下来,往下降:降~。~下。零~(a.叶子脱落,如“草木~~”;b.衰败,如“一片~~景象”;c.稀疏,如“枪声~~”)。脱~。~叶。~泪。~潮。~英。~日。~体。~座。陨~。~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雁沉鱼。叶~归根。 2. 衰败:没(mò)~。破~。衰~。沦~。流~。~泊(a.潦倒失意;b.豪迈,不拘束,均亦作“落魄(bó )”)。 3. 遗留在后面:~后。~伍。~选。 4. 停留,留下:~户。~荒。~笔。~款。 5. 停留或居
【落】《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禮·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又《爾雅·釋詁》落,始也。又《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註》宮室始成,祭之爲落。又叔孫爲孟鐘,饗大夫以落之。《註》以豭豬血釁鐘曰落。又《博雅》居也。《綱目集覽》人所聚居,故謂之村落、屯落、聚落。又《後漢·竇憲傳》躡冒頓之區落。又蕃籬曰虎落。《前漢·鼂錯傳》爲中周虎落。《註》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又廢也。《莊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無落吾事,耕而不顧。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經》落落如石。又
【三】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青天】īngtiān(1)[bluesky]∶蔚蓝色的天空。(2)[justjudge]∶比喻清官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青天】。其色蓝,故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唐孟浩然《越中逢天台太一子》诗:“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女媧氏﹞炼成三百六十五块半‘五色石’,补好了青天。”老舍《四世同堂》四:“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2.晴天。喻光明美好的世界。《太平天囯歌谣·天囯起义在金田》:“带领穷人除清妖,从此穷人见青天。”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第六幕:“今天咱们翻了身,今天咱们见青天!”3.喻指清官。《京本通俗小说·错
【山半】山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呼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唐杜荀鹤《登山寺》诗:“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何其芳《忆昔》诗:“试登山半望田垄,麦色青青早吐芽。”
江水是中国的象征,受到我们国人的崇拜,此诗以“江水流转如练”点出江水的质地,措辞别致,给人新鲜之感。江水之处,变幻无常,精巧灵活,如同丝练一般柔软,细腻流畅。展现了作者对江水之美的深刻领悟。这种对自然景观的人性化描写,使得诗意凸显,读者对诗的味道增加。
此句运用了转折手法,使诗句在表达中更显独特。以"三山半落"自然景物初揭幕,只说了一半就跳到了深夜景象,给人以非寻常的转变感。巧妙的情景转折,使诗句具有更多的空间展望,仿佛与时间共鸣,物象与情感相互映照。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江带月入前冈。此诗用词简练精确,以山、江、月三者烘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韵律婉转,字字生动。
通过这句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色和诗意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唤起读者内心深处那份对美好的向往。
这句诗超级有画面感!三山半落,让我感受到了山的壮丽!山青天外的色彩也是超级美腻!感觉山是一个大大的屏障,挡住了天的一半,简直就是霸道总裁层次的存在!啧啧,想亲眼看到这样神奇的景色啊!山能让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大!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厉害哦!
此句给人以浩渺苍凉之感。"三山"、"千里"虽有具体的数目,但被“青天外”和“凝夜魂”包围,可见诗人给人以无边无际之感。山川之广大,江水之悠长,皆融入了作者忧伤之情,使人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句体现了作者一种悲壮之美。三山虽然半落,但又存在于“青天外”,落在了绝对的空旷之地,给人以壮阔之感。江水凝夜魂,"凝"字生动精确,再加"夜魂"二字,使景物给人一种幽暗笼罩的感觉。整句景物有一种悲苍之美。
三山半落青天外,显示了中国古人才情之独到,以三字描绘山巅,印象全无袅袅云淡风轻之意境。山巅之外,青天自成一格,有山外山之象意,增加了诗的感受深度。作者以巧妙的笔墨,将山和天彼此之间构成了显著对比,夺人心魄,展现了山水之间的高度统一和诗意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