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阿房宫赋

蜀山兀——阿房宫赋

韵脚:入十一沒

平仄:仄 平 平

拼音: 1 wù shǔ

蜀山兀释义

【山】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山】《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

【兀】1.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鹫。“蜀山~,阿房出。”  2. 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  3.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那。~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兀】《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又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又《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註》危石也。又兀兀,不動貌。《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又《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于臲卼。又姓。《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又《韻會》或作掘。《莊子·齊物論》掘若槁木。

【蜀】1.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客(旅游蜀地的人)。~椒。~绣(四川出产的刺绣)。~锦。得陇望~。  2. 中国朝代名:~汉。  3.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蜀山兀用户点评
tx
Fish Lyu

蜀山兀,你居然还有番外篇?我去,这是要火星的节奏啊!蜀山兀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的流行真的是无所不能,成为了一种时尚,还有什么比这更有品味的名字了?

2025-04-10 16:53:01
tx
Wanderlust

通过对"巅峰"、"蓬莱"等词的运用,诗人将一个高山的形象传达给读者,使其能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美丽、宏伟的山景。这种意境的表现,灵感应当来源于诗人对自然界壮丽景色的观察,素材丰富,点到即止,绝不过度拖沓。

2025-04-10 16:26:39
tx
错落琴弦

在运用韵律上,诗人巧妙地使用了连缀的手法,通过将"蜀山兀"紧密地连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时仿佛同时置身于山间。这种技巧不仅通过对音韵的选择给人以美感的享受,更使这句诗在表达上更加凝练、有力。

2025-04-10 16:00:44
tx
再见那朵花

此诗出自唐代韩愈之手。词意极为简练,画面印象深刻绝伦。定古人以大自然为友,他突出了蜀山之沉陷形势,给人宏伟感触。景色明白,情感纤细琐屑,使人产生无限联想。诗人以高山为修辞形象,意在抒发人与自然界的分离之感,并置身于草木繁茂的心情中,其余意象随情感流转,浑而不杂,极富意韵。

2025-04-10 15:28:11
tx
花开富贵

蜀山兀,你是什么鬼东西?看字面好像是高大威猛的样子,却又像是某个山上的屁。想象一下,蜀山兀站在那里,瞪着大眼睛,对着你放屁,这场景让人忍俊不禁啊。

2025-04-10 14:33:26
tx
锦绣心尘

此句“蜀山兀”通过简洁的两字表达出了蜀山的高耸挺拔之势,形象生动。其中“兀”字的使用更加突出了山的险峻和不可撼动之感,让人仿佛能够清晰地看到山的形态。此句以简约而有力的文字,勾勒出了蜀山隐秀之美,展示了文人对山之崇敬和景之描绘的能力。兼有景与情之交融之感,给人以余音绕梁、久远古雅之感。

2025-04-10 14:19:24
tx
流水落泪

蜀山兀,我认为你应该加上个“大”字叫蜀山大兀,可以更强调一下你的霸气。你就是那个站在山头上,冷眼看世间万物,一副“大兀独尊”的样子。

2025-04-10 14:15:01
tx
温柔的晨曦

蜀山兀,天地间,宛如高冷女神一般的存在。兀字看起来像一个孤独的小人,宛如蜀山兀在高山之巅,独自傲立。兀字的发音还有“污”字的意思,也许是想表达蜀山兀的不凡之处,就像污染了别人眼球的存在一样。

2025-04-10 14:02:46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