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休洗红

休洗红——休洗红

平仄:平 仄 平

拼音: xǐ|xiǎn xiū|xǔ hóng|gōng

休洗红释义

【洗】1. 用水去掉污垢:~脸。~涮。~涤。~澡。~心革面(喻彻底悔改)。  2. 清除干净:清~。  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劫。  4. 昭雪冤枉:~雪。~冤。  5. 照相的显影定影:冲~。~印。  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牌。  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受~。~礼。  8. 盛水洗笔的器皿:笔~。  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 ◎ 同“冼”。

【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典切,音銑。《說文》洒足也。《史記·高祖紀》使兩女子洗足。又潔也。《書·酒誥》自洗腆致用酒。又姑洗,律名。《周語》姑洗所以修百物,考神納賔。《白虎通·五行論》洗者,鮮也。又姑洗,鐘名。見《左傳·定四年》。又洗馬,官名。又姓。又《廣韻》《集韻》《韻會》先禮切《正韻》想禮切,音姺。與洒同。滌也。《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又承水器也。《儀禮·士冠禮》設洗于東榮。又石名。《山海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下多洗石。又洗手,花名。《楓窻小牘》雞冠花,汴人謂之洗手花。漢典考證

【休】1. 歇息:~整。~假。~闲。离~。  2. 停止:~业。  3. 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  4. 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妻。  5. 不要:~想。~提。  6. 吉庆,美善,福禄:~咎(吉凶)。  7. 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  8. 辞去官职:~官。 | ◎ 通“煦”,温和,温暖。

【休】《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美善也,慶也。《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又《周官》作德心逸日休。《詩·商頌》何天之休。又宥也。《書·呂》雖休勿休。《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又《爾雅·釋訓》休休,儉也。《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詩·唐風》良士休休。又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又致仕曰休。又休息。《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又《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又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

【红】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典

休洗红用户点评
tx
枯叶风起

休洗红,意境深远而细腻。红,是跳跃的火焰,是激荡的浪花,更是那些难以置信的爱与暗恋。休洗红,使人回忆起纯真的年少时光,面对的世俗与残酷。一句简短的诗,道尽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令人陷入深深的沉思。

2025-02-16 16:58:30
tx
细语蝶雨

“休洗红”这句诗,从表面看是极简的短语,却蕴含了深刻的意境。诗人通俗易懂,用词极其朴素,然而却从这简单的两个字中透露出对人生的深思与无奈。诗意一转,表面上的纯粹与洁净,竟是内心挣扎的刻骨之痛。

2025-02-16 16:57:02
tx
倚楼听风雨

《休洗红》诗一如秋意盎然,婉转动人。浓墨重彩的景物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心境。通过鲜活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情感寄托,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情怀。读者阅之,心境宛如走进画景之中,身心舒畅。

2025-02-16 15:58:02
tx
ShinyDiamond

《休洗红》: 李白用精炼的词句描绘了一幅美好而深情的画卷。休洗者,表现了红颜的娇媚之美;中有桃源风情,青山绿水,景色绮丽。借用这诗,观者妄自减入其中,感受她的魅力。

2025-02-16 15:57:32
tx
倾听风声

休洗红,押韵工整而韵律流畅,增添了诗句的美感。此处妙用拗押,将“休洗”与“红”巧妙对仗,音调恰到好处。同时,这一句诗让人陶醉其中,节奏明快,仿佛春风拂面。

2025-02-16 15:42:33
tx
倒霉蛋的幸运星

休洗红,经过深思熟虑得来,用字精准而犀利。诗人在这一句诗中,以充满控制与暴力的“休洗”,直接与纯洁高贵的“红”相对置,展现了一种深刻的社会对比。

2025-02-16 15:00:43
tx
嫦娥与后羿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押韵的手法,以“休洗红”作为首尾押韵的结尾,将整首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这种韵律节奏的运用使诗句更加娓娓动听,在我心头引起了无限的共鸣。

2025-02-16 14:40:35
tx
风平浪静

这句诗语言简练,却勾起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沉重思考。它以朴实的笔触,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纷漫外表的厌倦与对生命本质的追求。这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令我反思人生的真谛,也唤醒了对虚伪和浮华行为的深入批判。

2025-02-16 14:24:20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