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入三燭
平仄:仄 仄 平 仄
拼音: yǐ suǒ yù bù|fǒu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已】《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
【所】1. 处,地方:住~。哨~。场~。处~。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 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 6. 姓。
【所】〔古文〕《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又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又《商頌》及爾斯所。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又《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又《召誥》王敬作所。又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又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又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
【欲】1.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2.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3. 需要:胆~大而心~细。 4.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5. 婉顺的样子。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是不是经常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放弃了自己的愿望?别灰心,大家都有这样的时候!毕竟有时候为了维持关系嘛,做点违心的事也无妨。但要记得,不要总是委曲求全,保护好自己的利益是最重要滴!
余谓:趋奉他人之善,于己人生或有所造了功德。若负恩怀德,岂能久处于人世间?
人生苦短,宜踏踏实实处事,不苛求他人无私的付出。松乔云:须知一叶落地皆润泽于人。宽容互助,寓世于天,可谓智者之行。
说实话,这句诗真的不容易!已所不欲,难道就是说我们要学会拒绝自己的欲望吗?尼玛,这是要我氪金禁欲吗?脑子有坑吧!可是好像又有点道理,不过在我打游戏的时候,就算是忍住了想买皮肤的欲望,队友别说了,就是敌人都觉得我中邪了!大佬你写这诗的时候是stones吃多了吧!
听说这句诗是诸葛大佬四十多岁的时候写的,简直就是四十老凤祥啊!人生就是要放开自己!现在的我们该享受青春,多多冲鸭!已所不欲,还是别忘了自爱自重,不要搞出事情来!毕竟没人能承受得起你这个灵魂深处的黑历史!
二、言传身教,德化人心。正所谓言行如一,善言可以教人,善行可以感人。此句诗借用古人之意,寓之于行事之中,有如潜移默化,令人受益良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乃至于善行助人。此句诗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可使人情感之于言行义举。
哎呀呀,有些人可不懂得像你我这样文明进步的思考方式呢!难道他们没听过这句诗嘛?以后我撞到他们都可以指着他们的鼻子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装做一副深有先见之明的模样,哈哈哈哈!
五、蓄名行损,以为己一身之事,乃不容他人逞。因此,已所不欲,亦不欲施于人,此句诗洞察人心,诲人奥妙。观人世之众,多为口善而心劣者,言与行皆相背,人心可将如何容得?此句言之何深,其教以不施于人则不招反感。我当将此言,深记于怀,日以继夜,稍加考察我之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