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卖炭翁

半匹红纱一丈绫——卖炭翁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bàn líng pǐ zhàng hóng|gōng shā yī

半匹红纱一丈绫释义

【半】1. 二分之一:~圆。~百(五十,多指岁数)。  2. 不完全的:多~。~岛。~透明。~脱产。  3. 在中间:~空。~路上。~夜。  4. 喻很少:一星~点。 典

【半】《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又《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绫】◎ 一种很薄的丝织品,一面光,像缎子:~子。~罗绸缎。

【绫】《廣韻》力膺切《集韻》閭承切,音陵。《說文》東齊謂布帛之細者曰綾。《釋文》綾,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玉篇》文繒也。《廣韻》綾紈。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繒綾而龍鱗。《註》繒綾,不平貌。

【匹】1. 量词(a.指整卷的绸或布;b.指马、骡等)。  2. 单独:~夫(a.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国家兴亡,~~有责”;b.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如“~~之勇”)。  3. 相当,相敌,比得上:~敌。~配。

【匹】《唐韻》譬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僻吉切,品入聲。《說文》四丈也。《正譌》四丈則八端,故从八。从匸,象束帛形。《前漢·食貨志》布帛廣二尺二寸爲幅,長四丈爲匹。《小爾雅》倍兩謂之匹。《廣韻》俗作疋。又偶也。《詩·大雅》率由羣匹。《註》成王循用羣臣之賢者,其行能匹偶己之心。又《廣韻》配也,合也,二也。《爾雅·釋詁》匹,合也。《註》謂對合也。《疏》匹者,配合也。《詩·大雅》作豐伊匹。又《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匹。《註》匹謂知識朋友。又妃匹。《漢匡衡政治疏》匹妃之際,生民之始。又《左傳·桓十年》匹夫無罪。《註

【丈】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十尺:万~高楼。  2. 测量长度和面积:~量(liàng)。  3.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人(❶古代对老人的尊称;❷岳父。“人”均读轻声)。老~。

【丈】《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長上聲。十尺曰丈。《前漢·律歷志》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又《左傳·昭三十二年》以令役於諸侯,屬役賦丈。《疏》屬聚下役,課賦尺丈。又《哀元年》廣丈高倍。《註》壘厚一丈高二万。又《禮·曲禮》若非飮食之客,則布席,席閒函丈。《註》函,容也。又長老之稱。《易·師卦》師貞丈人吉。又朋友尊稱。《長編》富鄭公稱范文正公曰范十二丈。又釋氏所居曰方丈。《杜甫詩》方丈渾連水。又《杜甫詩》百丈誰家上瀨船。《註》百丈,牽船篾也。《說文》从又持十。俗加點,非。《

【红】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典

【纱】1. 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用它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棉~。纺~。  2. 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羽~。窗~。~布。~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后作官职的代称。亦称“乌纱帽”)。  3. 像纱布的:铁~。塑料~。

【纱】《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音沙。《玉篇》紗,縠也。《廣韻》絹屬。一曰紡纑也。《急就篇註》已紡而成謂之紗。《前漢·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註》師古曰:紗縠,紡絲而織之也,輕者爲紗,縐者爲縠。 古通沙。《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沙。《註》素沙者,今之白縛也。今世有沙縠,名出於此。又《集韻》弭沼切,音眇。紗,微也。或作。《韻會》紗,今作緲,又通作眇。又《韻補》叶桑河切。《劉楨·魯都賦》妖服旣工,刻畫綺紗。和顏揚眸,盱風長歌。漢典考證:〔古通沙。《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紗。《註》素紗者,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半匹红纱一丈绫用户点评
tx
聆听nella

“半匹红纱一丈绫”,这句诗通过形容纺织品的方式,既展现了物品的美感,也寓意着生活中短暂与长久的对比。红纱象征着成熟与绽放,而绫则代表了经久不衰与持久。诗中的纺织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透过对纺织品的描写,展现出永恒与美好的追求。整句诗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2025-02-17 16:45:12
tx
vensora

此句中的谐音和谐韵达到了古诗词的制作精髓。红纱、一丈绫这两种纺织品对比鲜明,却通过谐音维系在一起,使整句古诗富有节奏感和美感。可以说,这句古诗既诗意横溢,表达情感深沉又用韵律营造了一种优雅的音乐效果,令人怦然心动。

2025-02-17 16:29:02
tx
飞行的小鸟

"半匹红纱一丈绫",喏,听上去就好像在夏日的午后,江南的姑娘们拿着扇子绕着古老的小巷跳拍子呢!半匹红纱仿佛是她们挥舞的舞蹈服装,轻盈又灵动;一丈绫就好像是她们的舞步,优美且绵长。一起跳起来吧,让我们包一条绫,穿一匹红纱,为这句诗谱上音乐~

2025-02-17 16:22:34
tx
infiniteDesire83

半匹红纱一丈绫。此诗以简短精练之笔墨,抒发了红纱与绫之互相衬托的妙境。红纱素绫,红白相间,其色彩鲜明有力,相得益彰。而“半匹红纱”,以寥寥数字昭示绫之稀少,凸显其高贵及难得之珍贵。正所谓少见多怜,独特之美引人注目。此句以极简的表达传递了丰富的情感,令人感慨于文字之魅力。

2025-02-17 16:21:14
tx
飞行的小鸟

诗句晦涩玄妙,字句之间的关联不是轻易就能够理解的。令人不禁遐想起绫罗纱幕之前的女子,她们或是娇媚妖娆,或是温柔端庄,而那半匹红纱与一丈绫,使得她们更加美丽动人。这诗描绘的意象,被人称为大师级的风格。

2025-02-17 15:04:57
tx
古剑倚天

半匹红纱一丈绫,视觉和心灵的碰撞将意象推往无垠的维度。红纱以其鲜亮的颜色勾勒出绚烂的情感,而绫布以亘古不变的素雅描绘出岁月的流转。诗人充分利用红纱和绫布的色彩、质地和象征意义,使诗境更具厚重和韵味。

2025-02-17 14:28:40
tx
eternalFlame34

这句诗应该是古人写给古代人看的,现在看不懂也情有可原。半匹红纱一丈绫,听起来就是很贵重的样子,古人的穿着可能特别讲究。不过对我们来说,谁还用纱和绫啊,现在流行什么牛仔裤和T恤,超级酷炫!

2025-02-17 14:15:54
tx
思念者

半匹红纱一丈绫,简约之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意境。红纱象征艳丽,一丈绫象征高贵华美。红纱与绫的搭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互相映衬,点出了它们各自的独特之处。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得文字更富有张力和魅力。以简约之句,抒发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称赞之情。

2025-02-17 14:11:22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