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曲 / 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报复去——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韵脚:上八語

平仄:仄 仄 仄

拼音: qù bào fù

报复去释义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报复】àofù(1)[report]∶回复;报告回书报复元帅(2)[makereprisals;retaliate]∶古时指报恩或报仇,现指报积怨、愤恨打击报复(3)[getevenwith]∶跟某人算账报复了折磨他的人◎报复bàofù[revenge]报积怨、愤恨的行为或实例图谋报复

【报复】;报答。《汉书·朱买臣传》:“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復焉。”《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湌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復。”2.指报积怨、愤恨。巴金《家·十版代序》:“我更不愿意把小说作为报复的武器来攻击私人。”田汉《获虎之夜》:“易四聋子知道母老虎一定要报复的。”3.答复;应对。《北史·萧宝夤传》:“门庭宾客若市,而书记相寻,寳夤接对报復,不失其理。”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布衣有事或数謁见在位者,在位者相报復甚希。”4.犹报应。《北齐书·孝昭帝纪论》:“岂幽显之间,实有报復,

报复去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