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chuán zài liú lí yǐng 4|4 chēng
【船】◎ 水上交通工具:~舶。~只。~舱。~帆。 典
【船】《唐韻》《集韻》《韻會》食川切,音膞。《說文》舟也。《世本》共鼓貨狄作船,黃帝臣。《揚子·方言》舟,自關而西謂之船。《釋名》船,循也,循水而行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益爲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註》索隱曰:劉氏云:陳船,地名,在舊關之西,今之朝邑,非也。案京兆有船司空縣,不名陳船。陳船者,陳列船艘,欲渡河也。《左思·蜀都賦》戈船掩乎江湖。又《正字通》皮船,明少保戚繼光濟水法,用生牛馬皮,竹木緣之如箱形,火乾,再用竿繫助之,以浮水。一皮船可乗一人,兩皮船合縫,可乗三人。又《韻會》衣領曰船。《正字通》俗以船爲
【在】1. 存,居:存~。健~。青春长~。 2.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4.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 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琉】◎ 〔~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的釉料,多为绿色或金黄色,用于烧制砖瓦、缸、盆以及一些工艺品(“璃”读轻声)。 方言集汇
【琉】《集韻》力求切,音留。與瑠同。瑠璃,珠也。《古詩》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牕下。又國名。《正字通》國有大琉球,小琉球,在泉州之東,王姓歡斯,所居多聚髑髏。其人黥手去髭,毛衣羽冠,無禮節,有壽安鎭國山,永樂初御製文賜之。
【璃】1. 〔玻~〕见“玻”。 2. 〔琉~〕见“琉”。 网
【璃】《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玉篇》瑠璃也。《博雅》琉璃,珠也。《古詩·爲焦仲卿妻作》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牕下。又或作流離。《前漢·西域傳師古註》大秦出赤白黑黃靑綠縹紺十種流離,此自然之物。今所用,皆銷冶石汁,加以衆藥,灌而爲之。始於元魏,月氏人商販至京,採礦鑄之。又簟色。《韓愈·鄭羣贈簟詩》攜來當晝不得臥,一府傳看黃瑠璃。體堅色淨又藏節,盡眼凝滑無瑕疵。《蘇軾·寄簟與蒲傳正詩》愧此八尺黃瑠璃。《註》瑠璃,象簟色,假借語也。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
【影】1.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花~。倒~。幻~。~壁。~响。~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无踪。~~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含沙射~(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2. 形象:摄~(照相)。留~。剪~。~印。~像。 3. 描摹:~写。~抄。~宋本。 4. 指“电影”:~评。~院。~片。~视(电影和电视)。~坛。
【影】《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英上聲。《廣韻》形影。《集韻》物之隂影也。《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傳》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列子·天道篇》形動不生形而生影。《顏氏家訓》《書·大禹謨》曰:惟影響。《周禮·地官·大司徒》土圭測影,《孟子》曰圖影失形,《莊子·齊物論》云罔兩問影,如此等尤當爲光景之景。凡隂景者,因光而生,故卽謂爲景。《淮南子·天文訓》呼爲景柱。《廣雅》晷柱,挂景。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
【内】1. 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 )。~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 3. 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 ◎ 古同“纳”,收入;接受。
【内】〔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奴對切,餒去聲。《說文》入也,从冂入,自外而入也。《玉篇》裏也。《增韻》中也。《易·坤卦》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又《前漢·鼂錯傳》先爲築室家,有一堂二內。《註》二房也。《韻會》房室曰內,天子宮禁曰內。漢制,天子內中曰行,內猶禁中也。唐有三內,皇城在長安西北隅,曰西內。東內曰大明宮,在西內之東。南內曰興慶宮,在東內之南。又五內,五中也。《魏志·王浚傳註》聞命驚愕,五內失守。又職內,官名。《周禮·天官註》職內,主人也。若今之泉所入,謂之少內。又河內,地名。《周禮·夏官
【撑】1. 支着,支持:~竿跳。支~。~持(勉强支持)。~腰(喻给予有力支持)。~拒。~门面。 2. 用篙使船前进:~船。 3. 使张开:~伞。~口袋。 4. 使保持张开状态的器物:~子。~圈(quān )。 5. 饱胀到容不下的程度:吃~着了。口袋~破了。
【撑】俗撐字。《說文》樘字註 徐鉉曰:今俗別作撐,非。(撐)《唐韻》丑庚切《集韻》抽庚切,音瞠。與樘同。《說文》樘衺柱也。《廣韻》撥也。《唐書·朱滔傳》骸撐不掩。《韓愈·月蝕詩》赤龍黑烏燒口熱,翎鬣倒側相搪撐。又《集韻》中庚切。義同。又叶抽良切,音倀。《司馬相如·長門賦》刻木蘭以爲榱兮,飾文杏以爲梁。羅丰茸之遊樹兮,離樓梧而相撐。《通雅》卽。一作牚。今作撐。俗呼雌爭反。《正字通》橕撐牚,音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