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曲 / 【商调】梧叶儿_赠歌妓红绡

粗布裾——【商调】梧叶儿_赠歌妓红绡

韵脚:上平九魚

平仄:平 仄 平

拼音: 4 jū cū

粗布裾释义

【布】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  2. 古代的一种钱币。  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  5. 流传,散播:~道。~施。  6. 做出安排:~置。~景。~局。  7. 姓。

【布】〔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故切,音抪。《說文》布枲,織也。《廣韻》布,帛也。《小爾雅》麻紵葛曰布。《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又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易·說卦》坤爲布。《詩·衞風》抱布貿絲。《傳》布,幣也。《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又泉也。《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

【裾】1. 衣服的大襟。  2. 衣服的前后部分。

【裾】《唐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音居。《爾雅·釋器》衱謂之裾。《郭註》衣後裾也。《釋名》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後常見踞也。《孔叢子·儒服》子高衣長裾,振襃袖,方屐麄翣見平原君。又《說文》衣袍也。又《玉篇》被也。又《集韻》求於切,音渠。義同。又居御切,與倨通。《前漢·趙禹傳》禹爲人廉裾。《师古註》裾,亦傲也。又《前漢·司馬相如傳》低卭夭矯裾以驕驁兮。《張揖註》裾,直項也。

【粗】1. 疏忽,不周密:~心。~疏。~略。~率(shuài )。  2. 不精致,工料毛糙:~糙。~劣。~料。~纸。~粮。~制滥造。去~取精。  3.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大。~壮。~重。~实。~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喻粗率的性格、作风,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枝大叶。  4. 颗粒大的:~沙子。  5. 声音低而大:~哑。~声~气。  6. 鲁莽:~鲁。~暴。~野。~犷。~俗。~笨。~人。~手~脚。  7. 略微:~略。~具规模。 网

【粗】《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音麤。《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禮·月令》其器高以粗。又《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又《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音伹。義同。 《集韻》或作觕。通作麤。俗作。字原从米从鹿。漢典考證:〔《禮·樂記》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 謹照原文怒上增其字。 考證:〔《禮·樂記》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 謹照原文怒上增其字。

粗布裾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