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曲 / 【中吕】粉蝶儿北

端的有亭台百座——【中吕】粉蝶儿北

韵脚:去三十九過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ǒu|yòu tái|tāi 4 bǎi tíng duān dì

端的有亭台百座释义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台】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  4. 量词:一~戏。  5.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 ◎ 〔天~〕❶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❷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台】《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怡。《爾雅·釋詁》台,我也。《又》予也。《書·禹貢》祇台德先。《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又《說文》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又《揚子·方言》養也,晉衞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魯之閒曰台。又《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胎。《廣韻》三台星。亦作能。《周禮·春官·大宗伯司中註》司中三能,三階也。《疏》武陵太守星傳云: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爲太尉,中台司中爲司徒,下台司祿爲司空,史漢皆作三能。又姓。北史有台氏。又天台,山名,在會稽

【座】1. 坐位:入~。茶~。~谈。宝~。在~。~右铭。  2. 托着器物的东西。底~儿。  3. 星空的区域,一群星:星~。天琴~。  4. 量词,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一~山。

【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坐。《玉篇》牀座也。《集韻》坐具。《李嘺讓地官尚書表》八座樞機,五曹要劇。又《韻會》通作坐。《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法坐,王聽朝處。《後漢·孔融傳》坐上客常滿。

【百】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  2.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

【百】〔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又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又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又百鷯。鳥名。見《大戴禮》。又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又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又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又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

【亭】1.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牡丹~。  2.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邮~。岗~。  3. 适中,均匀:~匀。  4. 正,当:~午(正午,中午)。

【亭】《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說文》民所安定也。《釋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風俗通》亭,留也,行旅宿會之所館也。《東觀漢紀》衞爲桂陽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又《前漢·趙充國傳》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繕鄕亭,浚溝渠。又亭長。《後漢·百官志》十里一亭,十亭一鄕。有亭長持更板以劾賊,索繩以執賊。亭長舊名負弩,改爲亭長。或爲亭父。《揚子·方言》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又《前漢·平帝紀》因郵亭書以聞。《註》郵亭,行書之舍,卽今驛遞。又直也。《史記·五帝紀》以征不亭。又平也,均也。《

【端的】◎端的duāndì(1)[really]∶果真;确实;果然(2)[afterall]∶究竟端的方管营、差拨两位用心。——《水浒传》(3)又他端的从哪儿来?(4)[theinsandouts]∶底细;缘由;详情我一问起,方知端的(5)——“端的”多见于早期白话

【端的】1.真的;确实。宋晏殊《凤衔杯》词:“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元杨樵云《满庭芳·影》词:“溪桥断,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2.到底;究竟。《西游记》第七四回:“端的是什么妖精,他敢这般短路。”3.始末;底细。宋柳永《征部乐》词:“凭谁去花衢觅,细説此中端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夫人到京便知端的,休得忧虑。”4.凭准。宋晏几道《六幺令》词:“还是南云少,锦字无端的。”

端的有亭台百座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