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qiū tán gǒng lóng hǔ xiāng yún
【秋】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高气爽。 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 3. 指一年:千~万代。 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 姓。 6.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秋】〔古文〕龝《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又《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又《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又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輕重
【坛】1. 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地~。登~拜将。 2.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 3.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法~。 4. 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文~。球~。论~。 5.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子。水~。 典
【坛】《廣韻》《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彈。《說文》祭場也。壇之言坦也。一曰封土爲壇。《禮·祭義》燔柴于泰壇祭天也。《祭法》去祧爲壇。《註》遠廟八世祖則遷于壇,有禱則祭。互詳墠字註。《史記·文帝紀》其廣增諸祀壇場。又楚人謂中庭曰壇,見《荆楚風俗通》。又盟誓則立壇。《禮·雜記》孔子出魯東門,過故杏壇,曰:兹臧文仲誓盟之壇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又國君朝會亦設壇。《左傳·襄二十八年》鄭伯如楚,舍不爲壇,子產曰:大適小則爲壇,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作壇。又特拜將相亦設壇。《前漢·高帝紀》上設壇具禮,拜韓信
【拱】1. 两手抱拳上举,以表敬意:~手。~揖。 2. 两手合围:~抱。~木。~璧。 3. 环绕:~卫。~护。~北(众星环卫北极星)。 4. 耸起,隆起,弯曲成弧形:~肩缩背。~顶。~门。~桥。 5. 向上或向前推,顶动:~芽。虫子~土。 6. 姓。 典
【拱】《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說文》斂手也。《徐曰》兩手大指相拄也。《書·武成》垂拱而天下治。《註》垂衣拱手也。《禮·玉藻》凡侍於君垂拱。《疏》沓手也。身俯則宜手沓而下垂也。又《爾雅·釋詁》執也。《註》兩手合持爲拱。《左傳·僖三十二年》爾墓之木拱矣。又拱翊,環衞也。又與珙通。大璧也。《左傳·襄二十八年》與我其拱璧。又州名。漢留郡,宋置拱州。又姓。明景泰進士拱廷臣。又《集韻》居容切,音恭。左傳,拱璧。徐邈讀。又居用切,供去聲。亦斂手也。又渠竹切,音。《廣雅》法也。◎按屋韻渠竹切,與沃
【龙虎】◎龙虎lónghǔ(1)[mannerofanemperor]∶形容皇帝的气派(2)[hero;warrior]∶比喻英雄豪杰皆为龙虎。——《史记·项羽本纪》
【龙虎】1.龙与虎。晋王嘉《拾遗记·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尅伐;未用之时,常於匣里如龙虎之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又铸铜为大鼓,及飞廉、翁仲、铜駞、龙虎,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2.喻英雄俊杰。三国魏应璩《与尚书诸郎书》:“二三执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会。”唐李白《古风》之一:“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宋苏轼《九日黄楼作》诗:“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自注:“坐客三十餘人,多知名之士。”王十朋注:“崔班《灼灼歌》:坐中之客皆龙虎。”宋周必
【香云】1.美好的云气,祥云。唐李白《寻山僧不遇作》诗:“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经》威神之力。”宋范成大《南柯子》词:“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2.比喻青年妇女的头发。宋柳永《尾犯》词:“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想李素兰剪断香云为甚的?也只是愿双双并谐比翼。”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附录《琵琶记·寻夫》改本:“只得把香云剪下自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