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曲 / 【越调】平湖乐

瀚海渊波浩——【越调】平湖乐

韵脚:上三十二晧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yuān bō hào hàn hǎi

瀚海渊波浩释义

【渊】1. 深水,潭:~水。~谷。~林。~薮(“渊”,鱼所聚处;“薮”,水边草地,兽所聚处;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深~。临~羡鱼(喻只作空想,不作实际工作)。  2. 深:~博。~源。~浩。~玄。~邈。~儒。~识(精深的见识)。  3. 姓。

【渊】〔古文〕囦《唐韻》烏圓切《集韻》《正韻》營圓切《韻會》幺圓切,音。《說文》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管子·度地篇》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淵。又深也。《詩·衞風》秉心塞淵。又潭名。《水經注》伊水東爲淵潭。又淵淵,鼓聲。《詩·小雅》伐鼓淵淵。又姓。世本有齊大夫淵。又《集韻》一均切,音蜵。亦深也。

【波】1.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浪。~涛。~澜。~光。~纹。~荡。推~助澜。~及(影响到,牵涉到)。  2.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电~。光~。超声~。~长。~段。~速。~谱。

【波】《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音皤。《說文》水涌流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又水名。《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又澤名。《書·禹貢》滎波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註》波讀爲播。又洛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又潤也。《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又搖動也。《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又目光曰波。《曹植·洛神賦》托微波以通辭。又金波,月光也。《前漢·郊祀歌》月以金波。又沸波,

【浩】◎ 水大,引申为大和多:~大。~繁。~荡。~瀚。~劫。~淼(亦作“浩渺”)。~气(盛大刚直之气)。~如烟海。 典

【浩】《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戸老切《韻會》合老切,音晧。大水貌。《書·堯典》浩浩滔天。又饒也。《禮·王制》用有餘曰浩。又《集韻》古老切,音杲。以水泲酒曰浩。又姓。漢靑州刺史浩賞。又居號切,音誥。水名。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浩亹,漢縣名,屬金城郡。《前漢·地理志》浩亹水,在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水。《註》浩亹,音合門。漢典考證:〔《書·舜典》浩浩滔天。〕 謹照原書舜典改堯典。 考證:〔《書·舜典》浩浩滔天。〕 謹照原書舜典改堯典。

【瀚海】ànhǎi(1)[BaikalLake]∶同“翰海”瀚,瀚海,北海。——《广韵》瀚海阑干百丈冰。——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GobiDesert]∶蒙古大沙漠的古称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陶翰《出萧关怀古》

【瀚海】。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贝尔湖,或曰即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亦多用为征战、武功等典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临瀚海。”南朝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飞狐白日晚,瀚海愁阴生。”唐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2.指沙漠。唐陶翰《出萧关怀古》诗:“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元宪宗于瀚海中间,沿途设卡。”陈毅《长城词》:“革命真有千般巧

瀚海渊波浩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