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hán tán jiāng|jiàng yuán shuài
【韩】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2.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 3. 姓。 典 方言集汇
【韩】《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說文》井垣也。从韋,取其帀也。幹聲。又國名。《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左傳·桓三年》韓萬御戎。《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又三韓,國名,辰韓,弁韓,馬韓也。見《後漢·東夷傳》。又《廣韻》姓也。《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又叶胡千切,音焉。《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 《說文》本作。《集韻》亦作榦幹。漢典考證:〔又三韓,國名,辰韓,示韓,馬韓也。見《後漢·光武紀》。〕
【坛】1. 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地~。登~拜将。 2.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 3.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法~。 4. 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文~。球~。论~。 5.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子。水~。 典
【坛】《廣韻》《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彈。《說文》祭場也。壇之言坦也。一曰封土爲壇。《禮·祭義》燔柴于泰壇祭天也。《祭法》去祧爲壇。《註》遠廟八世祖則遷于壇,有禱則祭。互詳墠字註。《史記·文帝紀》其廣增諸祀壇場。又楚人謂中庭曰壇,見《荆楚風俗通》。又盟誓則立壇。《禮·雜記》孔子出魯東門,過故杏壇,曰:兹臧文仲誓盟之壇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又國君朝會亦設壇。《左傳·襄二十八年》鄭伯如楚,舍不爲壇,子產曰:大適小則爲壇,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作壇。又特拜將相亦設壇。《前漢·高帝紀》上設壇具禮,拜韓信
【将】1. 快要:~要。~至。~来。即~。 2. 带领,扶助:~雏。扶~。~军。 3. 拿,持:~心比心。 4. 把:~门关好。 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7. 保养:~养。~息。 8. 兽类生子:~驹。~小猪。 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10. 又,且:~信~疑。 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12. 刚,刚刚:~~。~才。 13. 姓。 | 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
【将】〔古文〕《廣韻》卽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資良切,音漿。《說文》本將帥字。一曰有漸之辭。《蘇林曰》將,甫始之辭。《易·繫辭》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又《公羊傳·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師古註》將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辭。《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詩·小雅》將安將樂。又《廣韻》養也。《詩·小雅》不遑將父。又助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補過將美。又送也。《詩·召南》百兩將之。《邶風》之子于歸,遠于將之。又大也。《詩·小雅》亦孔之將。《商頌》我受命溥將。又承也,奉
【元帅】uánshuài(1)[marshal]∶高于将官的军衔名(2)[supremecommander]∶中国古代率领全部军队的首领
【元帅】,统率全军的首领。《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作三军,谋元帅。”《国语·晋语四》:“文公问元帅於赵衰,对曰:‘郤縠可。’”《后汉书·皇甫嵩传》:“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2.官称。从隋唐时开始。唐徐坚《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至德抚遐荒,神兵赴朔方,帝思元帅重,爰择股肱良。”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元帅之名肇见於左氏,‘晋谋元帅’是也。然是时所谓元帅者,中军之将尔,未以官名也。至隋始有行军元帅,唐初有左右元帅……自此寖多。”3.军衔的一级。高于将官的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