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六止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jiào|jiāo nǐ tā bàn hǎo dǎi
【教】1. 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 2. 使,令:风能~船走。 3. 指“宗教”:~士。~主。~皇。~堂。 4. 姓。 | ◎ 传授:~课。你~给我做。 典
【教】〔古文〕《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較。《說文》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釋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廣韻》敎訓也。《玉篇》敎令也。《易·觀卦》聖人以神道設敎。《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傳》布五常之敎。又《禮·王制》明七敎以興民德。《註》七敎,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賔客,朋友也。《周禮·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敎。《註》敎所以親百姓,訓五品,有虞氏五,而周十有二焉。《禮·曲禮》敎訓正俗,非禮不備。《荀子·脩身篇》以善先人謂之敎。又《蔡邕·獨斷》諸侯言曰敎。《正字通》諭告之
【你】1. 称对方,多称指一个人,有时也指称若干人:~厂。~方。 2. 泛指任何人:~死我活。
【他】1. 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们(可包括男性和女性)。~杀。 2. 别的,另外的:~人。~日。~乡。~山之石,可以攻玉。其~。 3. 虚指:睡~一觉。
【他】《廣韻》託何切《正韻》湯何切,音拖。與佗它通。彼之稱也,此之別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又《小雅》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又《玉篇》誰也。又邪也。《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他。又凡牛馬載物曰負他。又《集韻》唐佐切,同。亦畜負物也。又《司馬相如·上林賦》不被創刃,怖而死者,他他藉藉,塡坑滿谷。《註》他音〈口〉。言禽獸僵死交相積也。又《正字通》方言呼人曰他。讀若塔平聲。
【伴】1.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伙~。~侣。 2. 陪同:~随。陪~。~和(hè)。~舞。~奏。~读(古代官名,中国宋代有南北院伴读,负责宗室子弟的教学,辽、金至明代,皆为亲王府官)。
【伴】《廣韻》蒲管切,盤上聲。侶也,依也,陪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薄半切,盤去聲。義同。宋時有館伴使。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判。《詩·大雅》伴奐爾游矣。《註》伴奐,閒暇意。又《韻補》叶皮變切,音卞。《楚辭·九章》衆駭遽以離心兮, 又何以爲此伴也。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爲此援也。援音是願。
【好歹】ǎodǎi(1)[goodandbad]∶好坏不知好歹(2)[inanycase]∶用在动词前面,表示不问条件好坏,将就地、随便地做某件事舀点儿水,好歹洗几下就行啦!(3)[nomatterinwhatway]∶用在动词前面,表示不管怎样,总要发生某种行为他要是在这里,好歹能拿个主意◎好歹hǎodǎi[mishap;disaster]不幸的意外事故;灾祸万一有个好歹
【好歹】。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那先生好歹,哥哥説与我听。”元本高明《琵琶记·蔡婆埋冤五娘》:“胡乱这般时节,分甚好歹?”《红楼梦》第二五回:“彩霞咬着牙,向他头上戳了一指头,道:‘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五:“那时候小二黑十三岁,已经懂得好歹了。”2.指结果。犹分晓。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每日家醉而復醒,醒而復醉,倒街卧巷,今番务要和你见箇好歹。”《西游记》第十九回:“老孙还要打开那门,与他见个好歹。”3.意外的变故。多指死亡。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孩儿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