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平十一模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uì gū tí yú wēng suō lì diào chuán táng shàng hú shān
【醉】1. 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汉。~鬼。~意。~拳(一种拳术,步法上突出东倒西歪的醉态)。~生梦死。~翁之意不在酒。 2. 沉迷,过分爱好:~心。沉~。陶~(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3. 用酒泡制的:~枣。~虾。~蟹。
【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又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又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又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
【孤】1.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儿。遗~。托~。~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 2. 单独:~单。~独。~立。~僻。~傲。~茕(单独无依然)。~介。~身。~危。~芳自赏。~苦伶仃。~掌难鸣。~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 3. 古代帝王的自称:~家。~王。 4. 古同“辜”,辜负。
【孤】《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說文》無父也。《釋名》孤,顧也,顧望無所瞻見也。《禮·曲禮》君子已孤不更名。又窮民之一曰孤。《禮·月令》養幼少,存諸孤。又王侯謙稱。《禮·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曲禮》諸侯與民言,自稱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適子孤。又官名,三公之次也。《書·周官》立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貳公弘化。《註》三孤,雖三公之副貳,非其官屬,故曰孤。又凡孑處亦曰孤。《禮·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玉篇》特也。《書·禹貢》嶧陽孤桐。《註》特生之桐也。又《集韻》負也。
【题】1.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目。主~。话~。~材。~旨。 2. 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试~。问答~。 3. 写上,签署:~名。~字。~壁。~诗。~辞。~跋。 4. 姓。
【题】《廣韻》杜溪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啼。《說文》頟也。《小爾雅》頭也。《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阯。《爾雅·釋言》顁,題也。《註》題,額也。《史記·越世家》雕題。《註》謂刻其頞,涅以丹靑也。又《廣韻》書題。《博雅》書稱題。題,諦也。審諦其名號也。《正字通》註疏有孟子題辭,所以題號孟子之書。又《韻會》椽頭玉飾曰琁題、玉題,亦名璧璫。又題目也。《杜甫詩》天老看題目。又品題也。《李白·上韓荆州書》一經品題,便作佳士。又國名。《南史·裴子野傳》有白題及滑骨入貢。又縣名。《前漢·功臣表》題侯張富昌。又《釋名》
【渔翁】人。唐杜甫《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水浒传》第一○三回:“五个人一径摇到那打鱼船边,李俊问道:‘渔翁,有大鲤鱼吗?’”刘半农《游香山纪事诗》之六:“网畔一渔翁,閒取黄烟吸。”典
【蓑笠】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郑玄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清唐甄《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钓船】。典相关词语:钓国钓侣钓位钓台钓骆驼钓川钓筑钓奇钓乡钓具钓游之地钓碣钓游钓利钓樟钓璜老钓丝钓璜溪马溜子船农船海船民船剥船苦船玉酒船救护船飞船椓船贯船捉船札船竞渡船航船觥船估船打夯船
【堂上】◎堂上tángshang(1)[theplacethateldersandbetterslivein]∶尊长居住的地方。拜夫人于堂上。——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2)[thatparentslivein]∶父母居住的正房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袁枚《祭妹文》
【堂上】1.殿堂上;正厅上。《仪礼·聘礼》:“堂上八豆,设于户西西陈。”《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庙成,大祭。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红楼梦》第七一回:“贾母高兴,又今日都是自己族中子侄辈,只便妆出来堂上受礼。”2.指父母。清吴骞《扶风传信录》:“夙缘已尽,别君去矣,君归为我谢堂上。”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甲申而后,堂上健存,柴车屡徵,忍耻一出。”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堂上春秋高矣,妾死,君宜早归。”3.指
【湖山】与山峦。唐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唐杜牧《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宋曾巩《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元赵孟頫《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林之夏《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林逋、苏軾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