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曲 / 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解放了红绒——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liǎo|le hóng róng jiě fàng

解放了红绒释义

【了】1. 明白,知道:明~。一目~然。  2. 完结,结束:完~。~结。  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办得~。  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得! | 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  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

【了】《唐韻》盧鳥切《集韻》《韻會》郞鳥切《正韻》盧皎切,聊上聲。《增韻》決也。《廣韻》慧也,曉解也。《後漢·孔融傳》融年十二聰慧。煒曰:小而了了,大未必奇。又《宋書·戴法興傳》彭城王覓一了了令史,得法興使爲之。又訖也,畢也。《晉書·傅毅傳》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杜甫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靑未了。又《揚子·方言》了,快也。秦曰了。又秦吉了,鳥名。《仇池筆記注》似鸚鵡,腦有肉冠,能言笑。

【红绒】刺绣用的红色丝缕。南唐李煜《一斛珠》词:“绣牀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本作“红绒”。《词苑丛谈·体制·贺黄公词筌》引明杨孟载《春绣》诗:“閒情正在停针处,笑嚼红绒唾碧窗。”

【解放】◎解放jiěfàng[liberate;emarcipate;free;setfree]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解放生产力

【解放】1.解开;放松。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元兰楚芳《愿成双·春思》套曲:“三四摺裙搀且休藉,九迴肠解放些些。”《西游记》第十六回:“他却一一从头唱名搜检,都要解放衣襟,分明点过,更无袈裟。”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展轮復行,有公司行派运淡水来船之小火轮,缆挂船尾,未及解放,被撞,顷刻沉没。”2.释放。《三国志·魏志·赵俨传》:“儼既囚之,乃表府解放,自是威恩并著。”宋文天祥《罗融斋墓志铭》:“有生馈禽鱼,必解放之。”康有为《大同书》

解放了红绒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