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zán|zá xié dài kě shì
【咱】1. 我:~不懂他的话。 2. 总称己方(我或我们)和对方(你或你们):~们。~俩。~一起去看戏。 | ◎ 〔~家〕我,自称之辞。 |zBn ㄗㄢ ◎ 方言,“早、晚”二字的合音:这~。多~。
【咱】《篇海》子葛切,音咂。俗稱自己爲咱。又《中州音韻》兹沙切,音查。義同。
【携带】iédài(1)[carry;bring;takealong](2)随身带着携带行李(3)经受或容许以特定方式带易于携带的负载(4)[pack]∶作为部分经常装备佩带(5)[wear]∶手里拿着携带一根手杖
【携带】带”。1.随身带着。《水浒传》第九二回:“凌振、解珍、解寳,领二百名军士,携带轰天子母大小号炮,如此前去。”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即方士能隐形入见,而金釵、鈿盒,有物有质,又岂驭气者所能携带!”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二章:“为了省钱,两个人没有进饭铺,吃了点携带的干粮,喝了点凉水。”2.照顾,帮助。《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多谢携带。我是清白汉子,不吃这样不义无名之酒。”克非《春潮急》八:“老太婆一直向李克絮絮地诉说着儿子如何年轻,如何无能……要李克多加携带,有了缺点错误只管教育。”
【可是】是kěshì(1)[but]——连接分句、句子或段落,表示转折关系,常和前面的“虽然”相呼应;先由“虽然”引出一层意思,后用“可是”一转,引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相当于“但是”他虽然有病,可是仍继续工作(2)[yet;however;nevertheless]∶然而可是他错了(3)[really;truly;indeed]∶真是;实在是要论人家姚大叔,老成持重,又有骨气,可
【可是】犹言可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人有问太傅:‘子敬可是先辈谁比?’谢曰:‘阿敬近撮王刘之标。’”2.岂是。《西游记》第五八回:“﹝众神﹞挡住道:‘那里走!此间可是争斗之处?’”《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圣贤可是这样人讲的!”3.是否。宋杨万里《过宝应县新开湖》诗之四:“渔家可是厌尘嚣?结屋园沙最尽梢。”《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老伯,可是那做正生的钱麻子?”4.却是。宋杜旟《蓦山溪》词:“春风如客,可是繁华主。”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撒然惊觉,可是南柯一梦。”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