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下平十五青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wèi zhú lǐ luàn xíng ān wēi
【未】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典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烛】1.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花~。~光。~泪。~台。风~残年。 2. 洞悉:洞~其奸。 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的灯泡。
【烛】《集韻》持中切,音蟲。旱灼也。本作爞。或省。通作蟲。 《字彙》俗作燭字。非。(燭)《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囑。《說文》庭燎火燭也。《廣韻》燈燭。《禮·曲禮》燭至起。《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又《玉篇》照也。《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又《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註》道光照也。《梁書·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又《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又星名。《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漢元鳳四年
【理】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理】《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治玉也。《徐曰》物之脈理,惟玉最密,故从玉。《淮南子·覽冥訓》夏桀之時,金積折廉,璧襲無理。《註》用之煩數,皆鈍而無文。又《說文徐註》治玉治民皆曰理。《書·周官》論道經邦,燮理隂陽。《前漢·循吏傳》政平訟理。又《玉篇》正也。《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註》理,正也。又《玉篇》道也。《廣韻》義理。《易·繫辭》易而天下之理得矣。《史記·平原君傳》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詘。《皇極經世》天下
【乱】1. 没有秩序:~套。紊~。凌~。 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3. 混淆:~伦。败常~俗。 4. 任意随便:~吃。~跑。 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6. 横渡:~流。 7. 治理:~臣。 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乱】《正字通》俗亂字。(亂)〔古文〕《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又《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又兵寇也。又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
【形】1. 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 2. 样子:~状。~式。~态。~迹。地~。情~。 3. 表现:~诸笔墨。喜~于色。 4. 对照,比较:相~见绌。 5. 状况,地势:~势。 6. 古同“型”,模子。 7. 古同“刑”,刑罚。 网
【安危】◎安危ānwēi[safetyordanger]平安和危险奋勇抢救溺水儿童,不顾自己的安危漢
【安危】平安与危险。《管子·参患》:“君主之所以尊卑,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晋干宝《晋纪总论》:“盖民情风教,国家安危之本也。”宋苏轼《次韵李修孺留别》之一:“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髮寄安危。”孙继先《强渡大渡河》:“他肩上担着关系全军安危的担子哪。”漢
烛之态可以由理中形成,却又未形,这是一种赋予烛生命力的表现。理十分象征,自身,并不具体可见,它需要化而为形才能感受到。在这句中,烛即宛如理,未形而具有存在感。
江山如此湖光秋月,景色美不胜收。宛如静静流淌的湖泊,静谧美丽,又如清冷的明月,皓洁明亮。然而,这样的景色又只能在理中得到,难以捉摸,如同一只未形之烛。
《理乱安危烛未形》,一心一中,出于虚无之间。故有乱义馀像未完全之意,理义自犹烛灭之形。凡人存乎道者,固需警醒,实践于烛光之外。舒卷文圣书,准训戒省之情,方可使一身充作眼目、触觉、思量。
此句以写三态,即“理”、“乱”、“安危”,体现一种威严态度。主旨之愈明,诗之格局愈美。此句则以注意状况而流畅。其态度之峻厉,使人难以乱而有趣。以有平衡美和不稳定的力度为对比,使变化达到更加丰富和有机的关系。
你看这诗怎么就这么文艺呢?理乱安危,烛未形,什么意思啊,我真是捉摸不透。难道是说作者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在理和乱、安和危之间游走了吗?哎哟喂,烛未形,难道作者眼睛都快看瞎了还没点亮蜡烛啊?太可怜了吧。(摊手)
大江东去,浩浩荡荡,源起洪泽湖,注入东海。江水宛如银带般缠绕,东山曲折蜿蜒。此句以“理荣盛之象”表现江水壮美的景象。理者,道也,有序有理,充盈而壮大,正如江水所示,荣盛无比。它笼罩着东海,涵养了万物,是国家繁荣富强的象征。江水在这里成为主体的角色,牵引了整个句子的气韵。
就好比一个人买了一盏精美的木制蜡烛台,但忘记了买蜡烛,结果蜡烛台就长时间放在那里摆设而已。这就是所谓的“烛未形”,不,这不只是形,这简直就是“零形”嘛!(无奈)所以这句诗作者可能是想表达,我们人生中美好的事物也有可能成为未完成的,所以应该好好珍惜每一个机会呢。(感慨)
灯莹微亮,未有形可。若干年后,或许铸造出又一座希望之城,或为人类艰辛之经历填上最后的缝隙。人心乱也,混沌而脆弱。未有责授之人曰:言有序而不乱,人则常慎勿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