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三碗搜枯肠——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wǎn sōu sān kū cháng

三碗搜枯肠释义

【碗】1. 盛(chéng )饮食的器皿,上面口大而圆:饭~。茶~。盖~。~橱。  2. 像碗的东西:轴~儿。

【搜】1. 寻求,寻找:~集。~寻。~求。~讨。~罗。~刮。~索枯肠。  2. 检查:~查。~身。~腰。~捕。~索。

【搜】《集韻》疎鳩切,音蒐。與同。又先侯切,潄平聲。義詳字註。又《集韻》先彫切,音蕭。搜搜,動貌。亦省作叟。又蘇曹切,音騷。又蘇后切,音叟。義同。又先奏切,音潄。人名。《莊子·讓王篇》王子搜援綏登車。又《集韻》《韻會》山巧切,音稍。攪搜,亂也。《韓愈詩》炎風日搜攪。《註》搜上聲。

【三】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枯肠】◎枯肠kūcháng[improverishedmind]本指空肠,空肚。比喻才思枯竭搜索枯肠,不成一句

【枯肠】亦作“枯膓”。1.饥渴之肠,枵腹。唐郑嵎《津阳门诗》:“开壚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宋苏轼《汲江煎茶》诗:“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宋陆游《饭后偶题》诗:“环堵萧然百虑忘,天教得饭飫枯肠。”明刘基《寒夜谣》之一:“无酒可饮,寒不能眠。枯肠饥鸣,百虑交煎。”2.比喻枯竭的文思。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宋朱熹《再用韵题翠壁》:“珍重诗翁莫相恼,枯肠搅断鬢丝华。”清李渔《慎鸾交·久要》:“须待我情中生法,把枯膓徧搜。”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

三碗搜枯肠用户点评
tx
时光把你我都拎走

其实,这个诗句还挺有哲思的,用三碗搜枯肠来比喻深入探究真相的努力,有点狭隘的脑洞思维,有没有少见识啊!人生就像一碗又一碗的热干面,每次都要去搜寻人生的真相和意义,面对面的就是那些迷茫的时刻。不得不说,有点深奥哦!

2025-04-05 15:44:08
tx
crimsonSilhouette45

这首诗的用词精炼,句式紧凑短小,字字铿锵有力。以“搜”字开头,如同人云亦云,人言可破,堪称江湖豪客之歌。诗意如狂风骤雨,爆发出畅快淋漓的情感,不禁勾起我们那沉藏已久的激情。这种激情源于对虚伪和苟且的鞭笞,对真理和解放的渴望。

2025-04-05 15:41:57
tx
乾坤万象

这首《三碗搜枯肠》实属急促,如饮马声,如大风吹草,显见志士之决然和对抗之意。措辞短、犀利,抓住了人心,力劝我们在黑暗中勇往直前,饮酒解酲,以破朝廷之紧箍咒。这“三碗搜枯肠”,以境之短促,使人回味无穷。

2025-04-05 15:25:21
tx
幽灵惊梦

这说的不就是我们愤青吗?搜遍了三碗肠子,一肚子叨逼叨,嘴巴一顿不停!典型的青年之音,不是吗?唉,愤青就是愤青啊,什么事都跟政府过不去,干嘛这么闹心。可是,我有时还是会心疼这些善良的孩子,毕竟愤青是我们新一代的代表啊。

2025-04-05 15:12:04
tx
ButterflyDreams

这句“三碗搜枯肠”真是让我头皮发麻,一会儿想到热腾腾的面条汤味道,一会儿又脑补起一块块煮熟的猪肠。这种诗句是不是要忍不住想开一家热干面店!

2025-04-05 14:37:22
tx
湖水之梦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歪果仁,为了他们的创业梦拼了命的工作,天天加班猝死都是家常便饭。就跟这三碗搜枯肠一样,再没家人陪在身边的时候,那种孤独感有谁能理解?他们就是为了一份梦想努力,我们怎么能不为他们点个赞呢?

2025-04-05 14:28:01
tx
爱是一只羁绊

别吵了,什么叫搜枯肠呀?就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拼了命地思考!有时候你们会有不懂就喷的错觉,其实他们是付出了努力的!比如过年回家带红包,肠子没病都疼了!虽然结果不一定会像诗人一样有创意,但我的肠子也会累呀╮(╯▽╰)╭

2025-04-05 14:12:19
tx
午夜狂想曲

再从修辞角度讲,全诗的句式简洁,而搜枯、肠两字的形象描写又使得整个句子充斥着细致入微的境界之美。这种锦心绣口的句式处理与画家点画的手法相似,能够完美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此,正是经典之作的巧妙之处。

2025-04-05 14:05:18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