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凤吹笙曲(一作凤笙篇送别)

仙人十五爱吹笙——凤吹笙曲(一作凤笙篇送别)

韵脚:下平十二庚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ǔ shēng shí chuī 4 xiān rén

仙人十五爱吹笙释义

【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笙】◎ 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歌。芦~。~管乐(yuè)。

【笙】《唐韻》《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廣韻》樂器也。《世本》隨作笙。一曰女媧作。《說文》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釋名》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博雅·釋樂》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白虎通》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註》大者十九簧,和,十三簧者。《前漢·律歷志》匏曰笙。《註》匏,瓠也。列管瓠中,施簧管端。《書·益稷篇》笙鏞以閒。《詩·小雅》笙磬同音。《周禮·春官》笙師掌敎歙竽、笙。又細也。《揚子·方

【十】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 表示多、久:~室九空。  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十】《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吹】1.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打。~灯(a.把灯火吹灭;b.喻人死亡;c.喻失败、垮台)。~毛求疵。~鼓手(a.办婚、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b.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灰之力。  2. 说大话:~牛。~嘘。  3. 类似吹的动作:~拂。风~草动。  4. (事情)失败:~台。  5. 消息流传,鼓动宣传:鼓~。

【吹】《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音炊。《說文》噓也。《玉篇》出氣也。《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詩·小雅》鼔瑟吹笙。又吹噓。《揚子·方言》吹,助也。《註》吹噓,相佐助也。又《集韻》亦作龡。《周禮·春官》笙師掌敎龡竽笙。又同炊。《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註》炊與吹同。傹當爲僵。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又《廣韻》《集韻》《韻會》尺僞切,音。《廣韻》鼔吹也。《禮·月令》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又》季冬,命樂師大合吹而罷。《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古今樂錄》漢樂有鼓吹

【爱】1. 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慕。~情。~戴。~抚。~怜。~恋。~莫能助(虽同情并愿意帮助,但力量做不到)。友~。挚~。仁~。厚~。热~。  2. 喜好(hào ):~好(hào)。~唱歌。  3. 容易:铁~生锈。  4. 重视而加以保护:~护。~惜。  5. 吝惜:“百姓皆以王为~也”。

【爱】〔古文〕《唐韻》烏代切《集韻》《韻會》於代切《正韻》於蓋切,同。仁之發也。从心旡聲。又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又《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又《諡法》嗇於賜與曰愛。又姓。宋刺史愛申。又叶烏胃切,音穢。《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已存愛。《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 小篆作。

【仙人】◎仙人xiānrén[celestialbeing;immortal]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仙人】亦作“僊人”。1.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文选·古诗<生年不满百>》:“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李善注引《列仙传》:“王子乔者,太子晋也。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新唐书·方技传·姜抚》:“自言通僊人不死术,隐居不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唐道士侯道华喜读书,每语人曰:‘天上无凡俗仙人。’此妙语也。”《云笈七籤》卷十七:“长生不死,延数万岁,名编仙籙,故曰仙人。”2.唐人用以称女道士。唐李白《玉真仙人词》王琦注引胡震

仙人十五爱吹笙用户点评
tx
WanderingMind

第二段中,用到了“嫩蕊琳琅”,形容了美好的花朵,给人一种美好的画面感。可以想象到这个仙人穿梭在繁花中,与花朵共舞,仙风道骨。仙人十五爱吹笙,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他的笙声所包围。

2025-02-17 16:15:47
tx
谱写一生

第四段中,以“曲曲弯弯”形容了笙声的曲调,增强了整首诗的韵律感。仙人十五的笙声化作了一道道曲线,在空中跳跃飞舞,给人一种自在随性的感觉。听着这样的笙声,仿佛自己也能随着音乐飞翔起来,尽情放松身心。

2025-02-17 15:34:39
tx
foxyLady97

不过,仙人吹笙是不是会吹成丐哥的那种风格呢?大概是充满了庙会上摇摇晃晃音乐的节奏感,或者是玩耍的声音!像仙人们一样在山间的流水声下吹出美妙的旋律!o(≧v≦)o

2025-02-17 15:17:47
tx
寂寞如烟

第三段中,用到了“婉转悠扬”,形容了笙的声音,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仙人十五的笙声犹如清泉流淌在花间,让人顿时陶醉其中。这种悠扬的曲调仿佛能够抚平心灵的伤痛,让人感到宁静和安慰。

2025-02-17 15:02:14
tx
酒醉花荫

难道仙人不会吹洞箫吗?洞箫不就是仙人吹的吗?为什么偏偏是笙?打算离开山洞去吹外面的笙吗?或许是想换个口味吹吹別的乐器呢!还是仙人听腻了洞箫 的声音,想换换口吻吹笙呢?

2025-02-17 15:01:09
tx
一无所有

其实,这句诗给我一种“放飞自我”的感觉。仙人十五显然是个很自由、很无拘无束的人,他没有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可以尽情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这也提醒着我们,不要因为他人的评判而忘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要勇敢追求内心真正的梦想,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仙人”。

2025-02-17 14:39:29
tx
幽怨落花

最后一段中,以“酣畅淋漓”的形容词,形容了仙人吹奏笙的过程。仙人十五在吹笙时,全身都投入其中,充满激情和活力。整首诗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和这个仙人一起从喧嚣的城市中解脱出来,悠闲自在地享受生活。

2025-02-17 14:13:48
tx
夏洛特的网

这首诗无疑是讲述了一个仙人喜欢吹笙的故事,整体氛围轻松欢快,让人感觉很潇洒。第一段中,诗句的起头“仙人十五”引发了一定的好奇心,好想知道这个仙人是何方神圣。同时,以“爱吹笙”为结尾,更彰显了这个仙人的个性特点。整体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让人想象到那个仙人在花海中吹奏笙箫的画面。

2025-02-17 14:01:24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