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颂古五十五首

夏有凉风冬有雪——颂古五十五首

韵脚:入十七薛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ǒu|yòu xuě xià dōng liáng fēng

夏有凉风冬有雪释义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雪】1.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2.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3.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4. 姓。 汉

【雪】《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說文》本作。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又《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又《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又小雪、大雪,節名。見《後漢·律曆志》。又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又陽春白雪,古

【夏】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 中国朝代名:~代。~历。  3. 指中国:华~。  4. 姓。

【夏】〔古文〕昰《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音暇。四時,二曰夏。《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音下。中國曰華夏。《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詩·周頌》肆于時夏。又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爲夏。又國名。《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晉史》赫連勃勃。《宋史》李元昊,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又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又大夏,禹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

【冬】1. 一年中的第四季:~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天。~眠。  2. 姓。  3. 象声词,敲鼓声:战鼓~~。

【冬】〔古文〕《唐韻》《集韻》《韻會》都宗切,篤平聲。《說文》四時盡也。《禮·月令》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樂記》冬,藏也。《前漢·律歷志》冬,終也。《白虎通》冰霜,冬之也。《鶡冠子·環流篇》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又姓。《韻會》前燕有司馬冬壽。

【凉风】iángfēng[coolbreeze]清凉的风凉风掠面

【凉风】风”。1.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唐李白《秋思》诗:“芜然蕙草暮,颯尔凉风吹。”2.凉爽的风。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是时日在西隅,凉风拂衽。”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清龚自珍《论私》:“夏有凉风,冬有燠日,天有私也。”茅盾《子夜》一:“五月夜的凉风吹在车窗上,猎猎地响。”3.西南风。《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曰凉风。”《国语·周语下》“以遂八风”三国吴韦

夏有凉风冬有雪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