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yàn bàn xí hóng jīn shàng|shǎng xīng qiū shuǐ
【砚】1.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台。笔~。 2. 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同~。~友。 典
【砚】《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音。《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說文》石滑也。《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又姓。《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又《字彙補》古典切,音蹇。濡石也。 《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ZDIC.NET汉典
【半】1. 二分之一:~圆。~百(五十,多指岁数)。 2. 不完全的:多~。~岛。~透明。~脱产。 3. 在中间:~空。~路上。~夜。 4. 喻很少:一星~点。 典
【半】《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又《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席】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子。草~。苇~。竹~。凉~。~地而坐。~卷(juǎn )。 2. 座位:~位。~次。出~。列~。 3.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宴~。酒~。 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 5. 职位:主~。西~(塾师)。 6. 量词:一~酒。 7. 姓。
【席】〔古文〕《唐韻》祥易切《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說文》藉也。《玉篇》牀席也。《廣韻》薦席。《增韻》藳秸曰薦,莞蒲曰席。《急就篇註》簟謂之席。又重曰筵,單曰席。《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註》衽席,單席也。《釋名》席,釋也。可卷可釋。《詩·邶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賈誼·過秦論》席卷天下。又《韻會》資也,因也。《書·畢命》席寵惟舊。《前漢·劉向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註》師古曰: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又《玉篇》安也。又也。《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註》席,也。
【泓】1. 水深而广。 2. 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一~清泉。一~水。
【泓】《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宏切,音宖。《說文》下深貌。一曰水淸貌。《郭璞·江賦》極泓量而海運,狀滔天以淼茫。又水名。《春秋·僖二十一年》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又龍泓,水名。《陝西通志》龍泓有二,一在飛龍峽,一在天井山。又《韻補》叶烏光切,音汪。《易林》羽翮病傷,無以爲疆。宋公德薄,敗于水泓。
【金】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 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 钱:现~。基~。挥~如土。 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 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
【金】〔古文〕《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又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
【上】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 去,到:~街。 6. 向前进:冲~去。 7. 增加:~水。 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 涂:~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 拧紧发条:~弦。 12. 登载,记:~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星】1.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球。恒~。行(xíng )~。卫~。披~戴月。 2.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儿。 3.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 4.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将军。 5. 形容夜间:~行。~奔。 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宿。 7.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点点。 8.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歌~。 9.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 10.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术。~相(xiàng )。 11. 原子核
【星】〔古文〕曐皨《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音腥。《說文》萬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生聲。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復注中,故與日同。《釋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傳》星,四方中星。又《洪範》五紀,四曰星辰。《傳》二十八宿迭見,以敘節氣。《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傳》星,民象,箕星好風,畢星好雨。《史記·天官書》星者,金之散氣。《註》五星五行之精,衆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行,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前漢·天文志》經星常宿中外官,凡
【秋水】iūshuǐ[autumnwaters;autumnwaters-limpideyes(ofawoman)]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望穿秋水
【秋水】的江湖水,雨水。《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南朝齐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岁暮寒飇及,秋水落芙蕖。”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宋王安石《散发一扁舟》诗:“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清王士禛《樊圻画》诗:“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瀟湘。”峻青《黎明的河边》:“你听,哇--哇--,秋水下来就是这么响。”2.比喻明澈的眼波。唐白居易《宴桃源》词:“凝了一双秋水。”元赵雍《人月圆》词:“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