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
拼音: yùn huán jǐ kuì|huì xìng suī yè jú tǎ 4 fēi xī shāo|shào pǒ miè huáng 4 wò luǎn fēi|fěi sháo 4 pí fá tǎ xià zhuó|zuó nào liè dí|zhái jì hàn pèi zī dān 2 dòu zhù qiào|xiào yú mén wǔ xí chǔ xī wēi yǐ fǎng zhuó sǒu 2 děng qiáo shì jiāo shá luán ruì yú xī xiàn qū jié|jí huī qié qiáo yān 1 sào|sǎo xiā ē yóu lǒng lì zhè jiǎng gǔ gān nǎo shàn líng 3 gāng yù làng lán chuò còu tāo gǔ piǎn 3 chén|shèn chǎn huáng qiū|jiǎo jí zhǐ huài lǜ yè pān fú huǎng wēi
【蕴】◎ 积聚,蓄藏,包含:~蓄。~藏。~结(郁结)。~~(多指暑气郁积)。~含。~涵(a.包含,蕴含;b.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条件关系,表现形式是“如果……则……”)。~藉(jiè)(a.宽和有涵容,如“然少~~,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亦作“温藉”、“酝藉”;b.含蓄有余,含而不露,如“风流~~”)。
【蕴】《唐韻》於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縕。《玉篇》積也,聚也,蓄也。《詩·大雅》蘊隆蟲蟲。又《檜風》我心蘊結。又《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韻會》云:應作蘊。《註》蘊藻,聚藻,此草好聚生也。又聚草以火曰蘊。《韓詩外傳》里母朿蘊,請火于去婦之家。《前漢·召信臣傳》蘊火。又《類篇》於問切,音慍。義同。又《韻會》與怨通。《荀子·富國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註》怨同蘊。又與宛通。《荀子·富國篇》使民夏不宛暍。《註》宛讀爲蘊。又與縕通。《易·繫辭》乾坤其易之縕耶。又《羣經音辨》紆云切,音氳。蘊淪,波也。《爾
【桓】1. 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表。 2. 大:~治(大治)。 3. 〔~~〕威武的样子,如“~~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4. 姓。
【桓】《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丸。《說文》郵亭表也。《徐曰》表雙立爲桓。漢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貫以方板,名曰桓表,縣所治兩邊各一。《前漢·尹賞傳》葬寺門桓東。又斲木如石四植謂之桓,以下棺也。《禮·檀弓》三家視桓楹。又《周禮·春官》公執桓圭。又桓桓,武貌。《書·牧誓》尚桓桓。《詩·魯頌》桓桓于征。又盤桓,難進貌。《易·屯卦》盤桓利居貞。又水名。《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又《諡法》辟土服遠,克敬勤民,皆曰桓。又《方言》桓,憂也。又木名。《郭璞云》葉似柳,子似楝。《玉篇》皮黃白色。《山海經》袟周之山
【挤】1. 用压力使排出:~压。~奶。 2. 互相推、拥,用身体排开人或物:~塞(sè)。~开门。 3. 排斥:排~。~轧。~占。 4. 许多人或物紧紧挨着,许多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内:拥~。~做一团。
【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計切,音霽。《說文》排也。一曰推也。《左傳·昭十三年》小人老而無子,知擠于溝壑矣。《註》擠,墜也。子細反。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禮切,音濟。義同。《史記·項羽紀》漢軍卻爲楚所擠。《莊子·人閒世》其君因其修以擠之。又《玉篇》《廣韻》將西切《集韻》《韻會》《正韻》牋西切,音齏。義同。
【溃】1. 大水冲开堤岸:~决。~堤。 2. 散乱,垮台:~败。~退。~散。~逃。~不成军。崩~。~乱。 3. 肌肉组织因腐烂而破了口:~烂。~疡。 | ◎ 同“殨”。
【性】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 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 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 4. 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 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性】《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正切,音姓。《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是賦命自然。《孝經·說曰》性者,生之質也。若木性則仁,金性則義,火性則禮,水性則知,土性則信。又《通論》性者,生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讀生爲性。《賈疏》性亦訓生,義旣不殊,故後鄭不破之也。又《貉隸註》不生乳。劉音色敬切。又無爲而安行,曰性之。《孟子》堯舜性之也。又姓。又《集韻》新佞切,音胜。心悸也。 《淳曰》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漢典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
【荽】◎ 〔芫~〕见“芫2”。
【荽】《唐韻》息遺切《韻會》宣隹切,音綏。與荾同。胡荽,香菜,張騫使西域得胡荽。《潘岳·閒居賦》蓼荽芬芳。《註》荽,香菜。又《集韻》與萎通。詳萎字註。
【烨】◎ 火光,日光,光辉灿烂:~~。
【局】1. 部分:~部。~麻(局部麻醉)。 2. 机关及团体组织分工办事的单位:教育~。 3. 某些商店的名称:书~。 4. 棋盘:棋~。 5. 下棋或其他比赛进行一次:下了一~棋。 6. 着棋的形势,喻事情的形势、情况:时~。大~。~面。~势。 7. 弯曲。 8. 骗人的圈套:骗~。 9. 畏缩不安,狭隘,不舒展:~促。~限。 10. 人的器量:~量(liáng)。器~。~度(dù)。 11. 某些聚会:饭~。饮~。赌~。
【局】《廣韻》渠玉切《集韻》《韻會》衢六切,音跼。《說文》促也。从口,在尺下,復局之。一曰博,所以行棊,博局外有垠堮周限可用,故謂人材爲幹局。《廣韻》曹局也。《禮·典禮》左右有局。《註》軍之左右有部分,不相濫也。《又》各司其局。《註》軍行須監領也。又拘也,促也,曲身也。《屈原·離騷》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註》曲促,回顧不前也。《史記·魏其傳》今日廷論,乃局趣效轅下駒。又鬈髮也。《詩·小雅》予髮曲局。《註》局,卷貌。又《增韻》匣也。又《唐文粹》有負局生。又叶居亦切。《詩·小雅》謂天蓋高,不敢不局。叶下蹐
【獭】1. 〔水~〕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2. 〔旱~〕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是鼠疫的传播者。亦称“土拨鼠”。 3. 〔海~〕哺乳动物,体圆而长,毛皮很珍贵。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通称“海龙”。
【獭】《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說文》如小狗,水居,食魚。《玉篇》獺如猫。《禮·王制》獺祭魚,然后虞人入澤梁。《孟子》爲淵毆魚者,獺也。《埤雅》獺獸,西方白虎之屬,似狐而小,靑黑色,膚如伏翼,取鯉於水裔,四方陳之,進而弗食,世謂之祭魚。舊說,蟾肪合玉,獺膽分巵。又曰:熊食鹽而死,獺飮酒而斃。淮南子曰:獺穴知水之高下,猨鳴而獺之,故束晳發蒙記曰:猨以獺爲婦。又《正字通》山獺出廣之宜州嵠峒,性淫。山中有此,牝獸皆去。范成大虞衡志曰:山獺,土人呼爲插翹,聞山中婦人氣,必躍來相抱。無偶,則抱木枯死
【愫】◎ 真实的心情,诚意:情~。
【愫】《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集韻》誠也。《韻會》眞情也。《字彙》情實也。《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愫。 通作素。
【飞】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网
【飞】〔古文〕《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又《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又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又桑飛,鷦鷯別名。又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又《本草》漏蘆一名飛廉。又《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又借
【稀】1.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疏。~落(luò)。~客。依~。 2.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薄。~料。~释。 3. 少:~少。~罕。~奇。古~之年。 4.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烂。~碎。~松。
【稀】《唐韻》《集韻》《韻會》香依切,音希。《說文》疏也。《徐曰》當从爻从巾。爻者,希疏之義,與爽同意,巾象禾之根莖。至於莃晞皆當从稀省,何以知之,說文無希字故也。又姓。見《姓苑》 《集韻》通作希。
【稍】◎ 本义为禾末,引申为略微:~~。~微。~许。~纵即逝。 | ◎ 〔~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
【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敎切,音哨。《說文》出物有漸也。《儀禮·聘禮》惟稍受之。《註》稍,廩食也。《疏》以其稍稍給之,故謂米廩爲稍。又《廣韻》均也,小也。《周禮·天官·小宰》凡王之稍事。《註》鄭司農云:非日中大舉時而閒食,謂之稍事。一說有小事而飮酒。又《韻會》漸也。《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又《周禮·地官·稍人註》距王城三百里曰稍。《疏》案載師家邑任稍地,在三百里內,故云。又《集韻》《韻會》山巧切,音梢。亦漸也。又《集韻》師交切,音筲。稅也。
【叵】◎ 不可:~耐。居心~测。
【蠛】◎ 〔~蠓(měng)〕蠓虫,如“蝙蝠户中飞,~~窗间乱。”
【蠛】《唐韻》《韻會》莫結切,音蔑。蠛蠓,細蟲也。詳蠓字註。 亦作薎。《史記·司馬相如傳》薎蒙踊躍。
【磺】1. 〔~胺〕a.有机化合物,抗菌药;b.“磺胺噻唑”、“磺胺脒”等磺胺类药物的总称。 2. 〔硫~〕见“硫”。
【磺】〔古文〕卝《玉篇》古猛切,讀若穬。《說文》銅鐵樸石也。又《玉篇》强也。又《集韻》胡光切,音黃。石名。
【袢】1. 〔袷(qiā)~〕见“袷3”。 2. 同“襻”。
【袢】《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玉篇》衣無色也。又《類篇》袢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袢也。《傳》是當暑袢延之服也。又《集韻》普半切,音泮。《類篇》袢迅,盛服貌。漢典考證:〔《類篇》絆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絆也。〕 謹照原文兩絆字改袢。 考證:〔《類篇》絆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絆也。〕 謹照原文兩絆字改袢。
【卧】1.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2.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典
【卧】《唐韻》吾賀切《集韻》《韻會》吾貨切《正韻》五箇切,音餓。《說文》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臣事君俯僂也。《長箋》因休義借寐也。《廣韻》寢也。《釋名》化也,精氣變化,不與覺時同也。《禮·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又《韻會》寢室曰臥。《後漢·宦者傳論》乃以張卿爲大謁者,出入臥內。又息也。《管子·白心篇》臥名利者寫生危。《註》息其名利之心,則無危生之累也。
【卵】1. 动植物的雌性生殖细胞:~子。~巢。 2. 特指动物的蛋:~生。~石。~翼(喻养育或庇护)。 3. 昆虫学上特指受精卵,是动物发育的第一阶段。 4. 男子睾丸的俗称。
【卵】《唐韻》盧管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管切,鸞上聲。《說文》凡物無乳者卵生。鳥卵中黃爲隂,外白爲陽。魂魄相待也。《禮·曲禮》士不取麛卵。《前漢·貨殖傳》蝝魚麛卵。《註》師古曰:卵,鳥卵也。又《左傳·哀十六年》子西曰:白公勝如卵,子翼而長之。《註》今撫育人曰卵翼,言如鳥孚卵也。又《蘇軾詩》相逢卵色五湖天。《註》俗攺卵色爲柳色,非。又音鯤。魚子也。《禮·內則》濡魚卵醬實蓼。
【菲】1. 花草茂盛,香气浓郁:~~,芳~。 2. 碳氢化合物的一类,无色有光泽的结晶,可制染料、炸药等。 | 1. 微,薄:~才。~仪。~酌。~薄。 2. 古代指芜菁一类的植物,花紫红色,可作菜用。
【菲】《集韻》妃尾切《正韻》敷尾切,音斐。菜名。《說文》芴也。《詩·邶風》采葑采菲。《疏》郭璞曰:菲草生下濕地,似蕪菁,華紫赤色,可食。又《論語》菲飮食而致孝乎鬼神。《何晏註》薄也。又《揚子·方言》菲惄悵也。又《集韻》父沸切,音狒。義同。又與屝通。《禮·曾子問》不杖、不菲、不次。《註》菲,草履。《前漢·刑法志》菲履赭衣而不純。又《集韻》芳微切,音霏。草茂貌。《廣韻》芳菲也。又《博雅》菲菲,香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郁郁菲菲。又《揚子·太經》白黑菲菲。《註》雜也。《後漢·梁鴻傳》志菲菲兮升降。《註》高下不定也。漢
【勺】1. 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子。饭~儿。掌~儿的(厨师)。 2.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百分之一。
【勺】《唐韻》之灼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音灼。《說文》挹取也。象形,中有實。《徐曰》按禮記,一勺水之多,言少也。又《廣韻》周公樂名。《儀禮·燕禮》若舞則勺。《註》勺,頌篇告成,大武之樂歌也。《前漢·禮樂志》周公作勺,言能勺先祖之道也。《集韻》或作汋。又通作酌。《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勺椒漿。《註》師古曰:勺,讀曰酌。又《唐韻》市若切《集韻》實若切《韻會》是若切《正韻》裳灼切,音芍。《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飮器,勺一升。《註》勺,尊升也。《儀禮·士冠禮》勺觶角柶。《註》勺,所以酒也。《玉篇》亦作杓。又
【妊】◎ 怀孕:~娠。~妇。
【妊】《廣韻》汝鴆切,音任。《說文》身懷孕也。又《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壬。義同。 別作姙。
【疲】1. 身体劳累的感觉:~乏。~倦。~劳。~惫。~敝。精~力尽。 2. 懈怠,不起劲:~塌。~软。
【疲】《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麋切,音皮。《說文》勞力也。《玉篇》乏也。《增韻》倦也。《前漢·萬石君傳》慶慙不任職,上書曰: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駑無以輔治。《後漢·光武紀》我自樂此,不為疲也。又《增韻》止也。又《管子·小匡篇》諸侯以疲馬犬羊為幣。《注》疲謂瘦也。又《集韻》或作罷。《左傳·成十六年》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釋文》疲,亦本作罷。又《類篇》章移切,音支。病也。 《類篇》或作疷。
【罚】◎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款。~球。惩~。~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罚】《廣韻》《集韻》《韻會》房越切,音伐。《說文》辠之小者。从刀从詈。未以刀有所賊,但持刀罵詈,則應罰。《春秋·元命包》罔言爲詈,刀詈爲罰。罰之言罔陷於害。《易·豫卦》則罰淸而民服。《書·呂》五不,正於五罰。《傳》出金贖罪。《周禮·地官·司救》凡民之有衺惡者,三讓而罰。《註》罰謂撻擊之也。又《韻補》叶扶廢切《江淹·齊高帝誄》綴機剟賊,輕章削罰。矜廣慈,合賤兼愛。愛字音炁。○按《說文》在刀部,今倂入。漢典考證:〔《周禮·地官·司徒》凡民之有衺惡者,三讓而罰之。〕 謹照原文司徒改司救。三讓而罚下省之字。 考證:〔
【鳎】1. 鱼类的一科,种类很多,体形似舌头,两眼都在身体的一侧,侧卧在海底的泥沙上,捕食小鱼。常见的有“条鳎”。通称“鳎目鱼”。 2. 古书上指“鲵”。 方言集汇
【鳎】《唐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音榻。《說文》虛鰨也。《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禺禺魼鰨。《註》鰨,鯢魚也。似鮎,有四足,聲如嬰兒。《正字通》鰨,卽今福州銅盆魚。又《集韻》諾盍切,音納。與魶同。又《集韻》達協切,音沓。東方比目魚名也。
【夏】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 中国朝代名:~代。~历。 3. 指中国:华~。 4. 姓。
【夏】〔古文〕昰《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音暇。四時,二曰夏。《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音下。中國曰華夏。《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詩·周頌》肆于時夏。又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爲夏。又國名。《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晉史》赫連勃勃。《宋史》李元昊,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又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又大夏,禹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
【琢】◎ 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常喻用心推敲考虑、刻意求工:~磨。雕~(a.雕刻玉石等;b.过分地修饰文字,使人觉得不自然,如“~~之风不可长”)。~刻。~句。玉不~,不成器。 | ◎ 〔~磨〕思索、考虑,如“他的话我~~了很久,不明白什么意思”(“磨”读轻声)。
【琢】《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竹角切,音斲。《說文》治玉也。《爾雅·釋器》雕謂之琢。《註》治玉名。《詩·衞風》如琢如磨。《史記·禮書》爲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又《詩·周頌》敦琢其旅。《註》敦琢,選擇也。旅,卿大夫從行者。又與瑑同。《禮·郊特牲》大圭不琢,美其質也。《註》琢當爲瑑。又《韻補》叶都木切,音篤。《韓子主道篇》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將自雕琢。《正字通》琢字,撮脣讀之與欲叶,不必攺音篤也。zdic.net汉Ð
【闹】1. 不安静:~市。热~。 2. 搅扰:~心。~腾。 3. 戏耍,耍笑:戏~。~洞房。 4. 发生(疾病或灾害):~病。~事。~水灾。 5. 发泄,发作:~气。~情绪。 6. 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红杏枝头春意~。~元宵。
【闹】《唐韻》奴敎切《集韻》《韻會》女敎切,音淖。《說文》不靜也。《廣韻》同。猥也,擾也。《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以召鬧取怒乎。又《白居易·寄翰林學士詩》貴主冠浮動,親王轡鬧裝。《薛田詩》九苞綰就佳人髻,三鬧裝成子弟韀。今京師有鬧裝帶,合衆寶雜綴而成,故曰鬧裝。 《類篇》或作。
【洌】◎ 水清,酒清:“泉香而酒~”。~清。
【洌】《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薛切,音列。《說文》水淸也。《易·井卦》井洌寒泉食。又酒淸亦曰洌。《歐陽修·醉翁亭記》泉香而酒洌。又《字林》洌,寒風也。《宋玉·高唐賦》洌風過而增悲哀。又水名,在朝鮮。《揚子·方言》朝鮮洌水之閒。又《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司馬相如·上林賦》轉騰潎洌。《註》潎洌,相撇也。又同冽。《佩觿集》洌冽良薛翻,洌水淸也,冽水寒也。《集韻》同。
【翟】1. 长尾山雉(野鸡)。 2. 古代乐舞用的雉羽。 3. 古同“狄”,称中国北方的民族。 | ◎ 姓。
【翟】《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說文》山雉尾長者。《書·禹貢》羽畎夏翟。又《詩·鄘風》其之翟也。《傳》翟,羽飾衣。又《詩·衞風》翟茀以朝。《傳》翟,翟車也。夫人以翟羽飾車。《周禮·春官·巾車》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註》重翟,厭翟,謂蔽也。又《詩·邶風》右手秉翟。《傳》翟,羽也。《疏》謂雉之羽也。 《禮·祭義》夫祭有畀煇胞翟閽者。《註》翟謂敎羽舞者也。《疏》四者皆是踐官。又國名。《周語》將以翟伐鄭。《註》翟,隗姓之國也。又戎翟。《周語》自竄于戎翟之閒。《註》翟
【际】1. 交界或靠边的地方:无边无~。天~。春夏之~。 2. 彼此之间:校~互助。人~关系。 3. 时候:值此生死存亡之~。 4. 当,适逢其时:~此盛会。 5. 交接,接近:善于交~。 6. 遭遇(多指好的):遭~。~遇。 7. 中间,里边:胸~。脑~。 汉
【旱】1. 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与“涝”相对:~季。~灾。干~。防~。 2. 非水田的、无水的、陆地上的,与水无关的:~井。~田。~獭。
【旱】《廣韻》乎旰切《集韻》《韻會》侯旰切,音翰。《說文》不雨也。《書·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詩·大雅》旱旣太甚。又山名。《詩·大雅》瞻彼旱麓。《傳》旱,山名也。又《廣韻》胡笴切《集韻》下罕切,音悍。義同。又《韻補》叶形甸切。《蘇轍·沂山祈雨詩》宿雪雖盈尺,不救春夏旱。吁嗟遍野天不聞,歌舞通宵龍一戰。
【旆】1.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2. 泛指旌旗。
【旆】《唐韻》《集韻》《韻會》蒲蓋切,音沛。《說文》作旆。繼旐之旗也,沛然而垂。从,聲。《爾雅·釋天》繼旐曰旆。《註》帛續旐,末爲燕尾者。《釋名》雜帛爲旆,以雜色綴其邊爲翅尾也。將帥所建,象物雜也。《詩·小雅》白旆央央。《傳》白旆,繼旐者也。《左傳·昭十三年》建而不旆。《註》旆,游也。又《詩·小雅》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傳》旆旆,旒垂貌。《朱傳》旆旆,飛揚之貌。又《詩·大雅》荏菽旆旆。《傳》旆旆然長也。又《集韻》蒲掇切,音跋。義同。又《韻補》叶蒲枚切。《琳·大荒賦》華蓋建杠,招搖樹旆。攝提運杓,文昌承魁。旆原字
【谘】◎ 同“咨”。 方言集汇
【谘】《廣韻》卽夷切《集韻》津私切,音資。與咨同。謀也,問也。《詩·小雅》周爰咨諏。《釋文》咨本亦作諮。《左傳·桓六年》夏會於成紀,來諮謀齊難也。《後漢·趙典傳》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諮問之。漢典考證:〔《後漢·趙典傳》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諮門之。〕 謹照原文諮門改諮問。 考證:〔《後漢·趙典傳》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諮門之。〕 謹照原文諮門改諮問。
【眈】1. 注视:虎视~~(凶狠贪婪地看着)。 2. 古同“耽”,沉溺。
【眈】《唐韻》丁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含切,音酖。《說文》視近而志遠。《易·頤卦》虎視眈眈。《釋文》虎下視貌。又樂也。《書·無逸》惟眈樂之從。《傳》過樂之謂眈。《中庸》和樂且眈。《詩·小雅》作湛。《爾雅·釋詁》作妉。《說文》作媅,音義同。又《廣韻》《集韻》都感切,酖上聲。亦虎視也。又《廣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音潭。義同。又《集韻》徒感切,潭上聲。徐視也。與同。又《集韻》丑甚切,音踸。出頭視也。通作闖。又叶持林切,音沈。《詩·衞風》于嗟女兮,無與士眈。叶上葚。葚,平聲。《張翰·雜詩》靑條若總翠,黃葉如
【蜒】1. 〔~蚰〕即“蛞蝓”。 2. 〔蚰~〕见“蚰”。 3. 〔蜿~〕见“蜿”。
【蜒】《唐韻》以然切《正韻》夷然切,音延。蚰蜒。詳蚰字註。又蟃蜒,獸名。詳蟃字註。又《揚子·方言》守宮謂之祝蜒。又《楚辭·大招》蝮蛇蜒只。《註》蜿蜒而長也。互見蜿字註。又《正韻》以淺切,音衍。蜿蜒,龍貌。又《韻補》夷庚切。《李尤·陽德殿賦》連璧組之爛熳兮,雜虬文之蜿蜒。動坎擊而成響兮,似金石之音聲。 蜿蜒,《集韻》亦作。
【豆】1.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科。~子。~荚(豆角儿)。~浆。~绿。煮~燃萁。目光如~。 2. 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儿。 3.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 4. 姓。
【祝】1.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福。~寿。~捷。~辞。馨香祷~。 2. 古代指男巫。 3.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融。庙~。 4. 断:~发(fà)(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 5. 姓。 6. 古同“注”,敷涂。 典
【祝】〔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六切,音粥。贊主人饗神者。《說文》祝,祭主贊詞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徐曰》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詩·小雅》工祝致告。《周禮·春官》大祝掌六視之辭。又屬也。《詩·鄘風》素絲祝之。《箋》祝,當作屬。屬,著也。《毛傳》訓織也。又祝融,神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韋昭曰》祝,始也。又斷也。《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穀梁傳·哀十三年》祝髮文身。又丁寧也,請求之辭。又國名。《禮·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又姓。《
【俏】1. 相貌美好,漂亮:~丽(俊俏美丽)。~媚。~爽。俊~。 2. 货物的销路好,价格上涨:~货。走~。 3. 烹调时为增加滋味、色泽而加上东西:~头(a.烹调时加上的青蒜、香菜、木耳等;b.戏曲、曲艺中引入喜爱的身段、道白或穿插。“头”均读轻声)。~点儿香菜。 | ◎ 古同“肖”,相似。
【俏】《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肖切,音峭。似也,像也。《列子·力命篇》佹佹成者,俏成者也,初非成也。佹佹敗者,俏敗者也,初非敗也。故迷生於俏。又《集韻》《韻會》思邀切,音宵。俏然,反琴聲。《莊子·讓王篇》孔子俏然,反琴而弦歌。或作削,義同。又好貌。俗謂婦容美好曰俏。
【欤】◎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方言集汇
【欤】同歟。(歟)《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音余。《說文》安氣也。《徐曰》氣緩而安也。俗以爲語末之辭。《班固·明堂詩》猗歟緝熙,允懷多福。《王粲·登樓賦》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經傳通作與。《禮·祭義註》與者,不執定之辭。又《廣韻》余呂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與。又《廣韻》《集韻》《韻會》羊茹切,音豫。義同。《正字通》歟無羽、豫二音。《字彙》又音羽,又音豫,義同。不知羽爲與之本音,卽賜與之與。豫爲與之轉音,卽《魯論》吾其與聞之與。與字轉平,借作歟,義通歟,溷借上去二聲同與,則難通也。○按此
【扪】◎ 按,摸:~心自问。
【扪】《唐韻》《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音門。《說文》撫持也。《詩·大雅》莫捫朕舌。又摸也。《史記·高祖紀》漢王傷胷,乃捫足。《楚辭·九章》遂儵忽而捫天。又《韻補》叶眉貧切,音珉。《歐陽修·菱溪石詩》嗟予有口莫能辨,歎息但以兩手捫。皆云女媧初鍛鍊,融結一氣凝精純。 俗作,非。
【庑】◎ 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廊~。~殿。 方言集汇
【庑】《唐韻》文甫切《集韻》罔武切《韻會》罔甫切,無上聲。《說文》堂下周屋。《釋名》大屋曰廡。廡,幠也。幠,覆也。幷冀人謂之庌。《前漢·竇嬰傳》賜金廊廡下。《註》廡,門屋也。又《集韻》微夫切,音無。蕃廡,草木盛貌。《書·洪範》庶草蕃廡。又讀上聲。《晉語》詩曰黍不爲黍,不能蕃廡。《註》廡音武。又與甒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註》古文甒作廡。漢典考證:〔《士喪禮》甒禮在服。〕 謹按此出士冠禮。原文側尊一甒爲句,醴爲句,在服北爲句,非以甒禮在服爲句也。謹照原文改士冠禮側尊一甒。 考證:〔《士喪禮》甒禮在服。〕
【习】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 2. 学:~文。~武。 3. 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 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 5. 相因:世代相~。~~相因。 6. 姓。
【习】《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音襲。《說文》數飛也。《禮·月令》鷹乃學習。又《易·坤卦》不習,无不利。《註》不假修爲,而功自成。《論語》學而時習之。《何晏註》學者以時湧習之。又《易·坎卦》習坎。《註》習謂便習之。《釋文》習,重也。又《書·大禹謨》士不習吉。《傳》習,因也。又《詩·邶風》習習谷風。《傳》習習,和舒貌。又姓。《廣韻》出襄陽。晉有習鑿齒。◎按說文習自爲部。今從正字通併入。字从羽从白。俗作習,非。漢典考證:〔《易·乾卦》不習,无不利。〕 謹照原書乾卦改坤卦。 考證:〔《易·乾卦》不
【础】1. 垫在柱下的石礅:~石。 2. 事物的基底,根基:基~。 方言集汇
【础】《唐韻》創舉切《集韻》《韻會》創所切《正韻》創祖切,音楚。柱下石。《說文》礩也。《正字通》礎與礩異名同實,其爲楹石則一,無二義。
【希】1. 少:~少(shǎo )。~罕。~奇。~有。~世。 2. 盼望:~望。~冀。~图(心里盘算达到某种目的)。~求(a.希望得到;b.希望和要求)。
【希】〔古文〕《廣韻》香衣切《集韻》《韻會》香依切,音晞。《集韻》寡也。《爾雅·釋詁》罕也。《疏》少之稱也。《書·堯典》鳥獸希革。《傳》夏時鳥獸毛羽,希少改易。《論語》希不失矣。又《廣韻》望也。《後漢·黨錮傳》海內希世之流,遂共相標榜。《註》希,望也。又《廣韻》止也,散也,施也。又《揚子·方言》希,鑠摩也。燕齊摩鋁謂之希。又《史記·三皇紀》女媧氏有神聖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又姓。《三輔決錄》有希海,字子江。又《正韻》與黹同。《周禮·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疏》鄭讀希爲黹。
【偎】◎ 紧挨着,亲密地靠着:~傍。~倚。~依。依~。小孩儿~在母亲的怀里。
【偎】《廣韻》烏恢切《集韻》《韻會》烏回切《正韻》烏魁切,音煨。昵近也。《列子·黃帝篇》不偎不愛,僊聖爲之臣。《字林》偎,仿佛見,不寡也。又《山海經》北海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人。《註》偎亦愛也。
【以】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仿】1. 效法,照样做:~效。~古。~冒。~宋(印刷字体的一种,亦称“仿宋体”)。 2. 依照范本写的字:~影。~书。 3. 相似,好像:~像(仿佛相似)。~佛(fú)。二者相~。
【镯】1. 套在手腕脚腕上的环形装饰品:~子。手~。脚~。金~。玉~。 2. 古代乐器,形似小钟。
【薮】1. 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泽。 2.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渊~。 3. 指民间、草野:辞朝(cháo )归~。 4. 古同“搜”,搜求。 方言集汇
【薮】《唐韻》《集韻》蘇后切,音叟。《爾雅·釋地》十藪。《註》大澤也。《周禮·天官·大宰》藪牧養藩鳥獸。《風俗通》藪,厚也。有草木魚鼈,所以厚養人也。《詩·鄭風》叔在藪。又《唐韻古音》讀數。《易林》山林麓藪,非人所處。又《集韻》引《聘禮》十六斗曰籔。或从艸。又《韻會》窶藪,戴器也。《前漢·東方朔傳註》以盆盛物戴於頭者,則以窶藪薦之。《蘇林曰》藪音數錢之數。又《集韻》千切,音凑。《周禮·冬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藪。《註》藪讀爲蜂藪之藪,謂轂空壷中也。蜂藪,猶言趨也。藪者,衆輻之所趨也。
【癯】◎ 瘦:清~。~瘦。 典
【癯】《廣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正韻》求於切,音渠。與臞同。瘠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列仙之儒,居山澤閒,形容甚癯。《沈約·齊故安陸昭王文》癯瘠攺貌。
【等】1.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 2.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平~。~于。~同。~值。~量齐观。 3.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级。~次。~第。~而下之。 4. 特指台阶的级。 5. 种,类:这~事。 6.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尔~。 7. 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地。 8. 候,待:~候。~待。 9. 待到:~我写完。 10. 同“戥”。
【等】《廣韻》《正韻》多肯切《集韻》《韻會》得肯切《海篇》登上聲。類也,比也,輩也。《易·繫辭》爻有等,故曰物。《禮·曲禮》見同等不起。又齊也。《左傳疏》春秋分而晝夜等,謂之日中。又等級也。《禮·樂記》則貴賤等矣。《周禮·春官》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左傳·隱五年》明貴賤,辨等列。又稱量輕重也。《孟子》等百世之王。《史記·夏本紀》四岳曰:等之未有賢於鯀者。又《篇海》等,待也。又《說文》齊也。从竹从寺。寺,官曹之等平也。又《字彙補》發等沐樹也。《王褒·僮約》焚槎發等。又佛書有方等經。又《廣韻》多改切《集韻》打亥切
【侨】1. 寄居在外地,寄居在外国:~居。~胞。~民。 2. 寄居在外国的人:华~。外~。~眷。 方言集汇
【侨】《唐韻》巨嬌切《集韻》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橋。《說文》高也。又旅寓曰僑居,六朝有僑置郡縣。通作。又姓。
【恃】◎ 依赖,仗着:仗~。有~无恐。~才傲物。 典
【恃】《唐韻》時止切《五音集韻》丞矢切,音市。《說文》賴也。从心寺聲。《廣韻》依也。《詩·小雅》無母何恃。又《集韻》丈里切,音峙。心不明也。又《玉篇》《廣韻》《集韻》時史切,音侍。《集韻》仗也。 或作。
【鹪】1. 〔~鹩〕鸟,体长约十厘米,背赤褐色,腹灰褐色,尾短,捕食小虫。亦称“桃虫”、“巧妇”。 2. 〔~莺〕鸟,体长十余厘米,鸣声似猫叫,食虫,对农作物有益。 3. (鷦) 方言集汇
【鹪】《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兹消切,音焦。《說文》鷦,桃蟲也。一名鷦鷯。俗呼黃脰雀,喙銳如錐。《爾雅·釋鳥》桃蟲鷦,其雌艾。《疏》此鷦小鳥,而生鵰鶚者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陸璣疏》今鷦鷯是也。微小於黃雀,其雛化而爲鵰,故俗謂鷦鷯生鵰。《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謂之巧雀,或謂之女匠。自關而西,謂之韈雀,或謂之巧女。江東謂之桃蟲。《說苑》鷦鷯巢於葦苕,繫之以髮,取茅秀爲巢,以麻紩之,如刺韈然。○按鷦鷯、鷦、鷯,皆一聲之轉耳。小鳥之巧於爲巢者也。又《廣韻》鷦,南方神鳥。《樂叶圖徵》鷦明狀似鳳皇
【啥】◎ 方言,什么:这是~地方?你姓~? 典
【孪】◎ 双生,一胎两个:~生子。~兄弟。
【孪】《唐韻》生患切《集韻》數患切,音涮。《說文》一乳兩子也。《玉篇》變也,又雙產也。《揚子·方言》陳楚閒,凡人嘼乳而雙產,謂之釐孳,秦晉閒謂之僆子,自關而東謂之孿。又《玉篇》《廣韻》力員切,戀平聲。義同。漢典考證:〔《揚子·方言》東楚閒,凡人嘼乳而雙生,謂之釐孖,秦晉閒謂之僆子,自關以東謂之孿。〕 謹照原文東改陳。生改產。孖改孳。以改而。 考證:〔《揚子·方言》東楚閒,凡人嘼乳而雙生,謂之釐孖,秦晉閒謂之僆子,自關以東謂之孿。〕 謹照原文東改陳。生改產。孖改孳。以改而。
【芮】1. 絮。 2. 系盾的绶带。 3. 小的样子。 4. 草生的样子:~~。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 6. 姓。
【芮】《唐韻》而銳切,音汭。《說文》芮芮,草生貌。又《本草註》石龍芮,生于石上,其葉芮芮短小,故名。《潘岳·西征賦》蕞芮于城隅者,又百不處一。《註》芮,小貌。又國名。《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史記·周本紀註》《晉太康地理志》:虞西北四十里有芮城,芮城西二十里古芮國也。又水涯。《詩·大雅》芮鞫之卽。《箋》芮之言內也。水之內曰隩,水之外曰鞫。又《史記·蘇秦傳》革抉芮,無不畢具。《索隱註》芮謂繫楯之後綬也。又姓。《通志·氏族略》司徒芮伯之後,齊景公妾曰芮姬。又《集韻》如劣切,音爇。《通鑑》宋元嘉二十七年,芮芮遣使遠輸
【谀】◎ 谄媚,奉承:~言。阿(ē)~奉承。~辞。~墓(阿谀死人)。
【谀】《唐韻》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兪。《說文》諂也。《書·囧命》僕臣諛,厥后自聖。《史記·叔孫通傳》先生何言之諛也。《莊子·漁父篇》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荀子·修身篇》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鹽鐵論》富貴多諛言。又《集韻》《類篇》兪戍切,兪去聲。義同。《莊子·天地篇》孝子不諛其親。 俗作,非。
【穸】◎ 〔窀~〕见“窀”。
【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墓穴幽堂也。《說文》窀穸也。《左傳·襄十三年》楚子告大夫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註》窀,厚也。穸,夜也。言穴中厚暗,如長夜也。一曰長埋謂之窀,長夜謂之穸。又《字彙補》借作究字。《漢樊敏》貫穸道度,無文不睹。又叶祥龠切。《左貴·楊后誄》比翼白屋,雙飛紫閣。悼后傷后,早卽窀穸。
【献】1.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贡~。捐~。~身。~礼。借花~佛。 2. 表现出来:~技。~艺。~媚。~丑。 3.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 典
【献】《篇海》同獻。《字彙》俗獻字。(獻)《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建切,音憲。《說文》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从犬,鬳聲。《禮·曲禮》犬曰羹獻。又《廣韻》進也。《爾雅·釋詁》享獻也。《疏》致物於尊者曰獻。《周禮·天官·小宰》膳獻。《註》膳獻,禽羞俶獻也。又《膳夫》王燕飮酒,則爲獻主。又《書·益稷》萬邦黎獻。《傳》獻,賢也。《論語》文獻不足故也。又《爾雅·釋言》獻,聖也。《諡法》聰明叡哲曰獻。知質有聖曰獻。又《爾雅·釋天》太歲在亥曰大淵獻。又姓。《風俗通》秦大夫獻則。又《集韻》桑何切,音娑。酒尊名,
【诎】1. 弯曲:诘~(同“诘屈”)。“~五指而顿之”。 2. 屈服,折服:“公输盘~”。 3. 嘴笨:“辩于心而~于口”。 4. 戛然而止的样子:“扣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然”。 5. 尽,穷:“其兵不~”。 6. 短缩。 7. 姓。 方言集汇
【诎】《唐韻》區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曲勿切,音屈。《說文》詰詘也。一曰屈襞。《禮·喪大記》凡衣不詘。《註》謂舒而不卷也。《楚辭·九思》思哽饐兮詰詘。又《博雅》曲也,折也。《玉篇》枉曲也。《禮·樂記》習其俯仰詘伸。《史記·管晏列傳》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前漢·孫寶傳》道不可詘,身詘何傷。又《廣韻》辭塞也。《戰國策》於是魏王聽此言也,甚詘。又《類篇》充詘,喜失節貌。《禮·儒行》不充詘于富貴。又姓。漢有詘強。見《印藪》。又《韻會》通作屈。《荀子·勸學篇》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註》詘與屈同。又《集
【诘】1. 追问:反~。盘~。~究。 2. 谴责,问罪:~责。~让。~难(nàn)。 3. 〔~朝(zhāo)〕早晨,亦指次日早晨。 | 1. 〔~屈〕曲折。亦作“佶屈”。 2. 〔~屈聱牙〕(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诘】《唐韻》去吉切《集韻》喫吉切,音蛣。《說文》問也。《廣雅》讓也,責也。《玉篇》治也,譴也,問罪也。《書·立政》其克詰爾戎兵。《傳》治也。《禮·月令》詰誅暴慢。《註》謂問其罪,窮治之也。《老子·道德經》此三者,不可致詰。《註》問也。《史記·平津侯傳》汲黯庭詰弘。《註》責讓也。又《周禮·天官·大宰》五曰典,以詰邦國。《註》詰,猶禁也。又《秋官·大司》佐王邦國,詰四方。《註》詰,謹也。又詰屈。《晉書·衞恆傳》字勢云:硏桑不能數其詰屈。又《小爾雅》詰朝,明旦也。《左傳·僖二十七年》詰朝相見。《說文長箋》本作喆朝。
【诙】◎ 开玩笑,说话富于风趣:~谐。~诽(诙谐,戏谑)。 方言集汇
【诙】《廣韻》苦回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回切,音恢。《廣雅》調也。《玉篇》調戲也。《類篇》譏戲也。《增韻》謔也,嘲也。《前漢·枚乗傳》枚臯詼笑類俳倡。又《東方朔傳》指意放蕩,頗復詼諧。《蜀志·馬忠傳》詼啁大笑,忿怒不形於色。又通作悝。《張衡·東京賦》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穆公于宮室。《註》悝猶嘲也。與詼同。
【茄】1. 〔~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紫色。果实一般为紫色,也有白色或绿色的,可食,如“拌~泥”。 2. 〔番~〕一年生草本植物,花黄色。果实圆形,熟时红、黄色。亦称“西红柿”,可食。
【茄】〔古文〕伽《唐韻》古牙切《正韻》居牙切,音嘉。《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莖茄。《張衡·西京賦》蔕倒茄於藻井。《何晏·景福殿賦》茄蔤倒植。又五茄,藥名。《柳宗元詩》珍蔬折五茄。又古國名。《左傳·昭二十五年》楚子使薳射城州屈,復茄人焉。又《廣韻》複姓,有茄羅氏。又求迦切,音伽。茄子,菜,可食。《本草》茄,一名落蘇,《五代貽子錄》作酪酥,蓋以其味如酥酪也。《王褒·僮約》別茄披蔥。《拾遺記》淇、漳之鯉,脯以靑茄。又地名。《晉書·郗鑒傳》鑒率衆渡江,與侃會於茄子浦。又通荷。《前漢·揚雄傳》衿芰茄之綠衣兮。《師古註》茄
【樵】1. 柴,散木:~苏(柴草,亦指打柴割草)。采~。 2. 打柴:~夫。~客。 3. 古同“谯”,谯楼。
【樵】《唐韻》昨焦切《集韻》《韻會》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譙。《說文》散木也。《左傳·桓十二年》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又采薪曰樵。《詩·小雅》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故采薪者謂之樵夫。《史記·孟嘗君傳》樵夫牧豎。又焚也。《公羊傳·桓七年》焚之者何,樵之也。又與譙通。《前漢·趙充國傳》爲壍壘木樵。《師古註》謂爲高樓以望敵也。 《集韻》或作藮,又作。字原从作艸下。又,同樵。
【嫣】◎ 容貌美好,多指笑容:~然一笑。姹紫~红(形容百花艳丽)。
【嫣】《廣韻》《集韻》於乾切,音鄢。美貌。又巧笑態也。《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嫣然一笑。又連也。《揚雄·反騷》有周氏之蟬嫣。又《集韻》虛延切,音嘕。好貌。一曰長也。又隱幰切,音。又於蹇切,音。義同。又人名。《史記·李廣傳》天子日與韓嫣戲。
【挥】1. 舞动,摇摆:~动。~袂(甩动衣袖,形容意气豪迈)。~舞。~手。 2. 抛洒,甩出:~泪。~霍。~洒。~汗如雨。 3. 散发:~发。发~。~斥(奔放)。 4. 指派,命令:指~。~军。~师。
【挥】〔古文〕《唐韻》許歸切《集韻》吁韋切,音輝。《說文》奮也。《廣韻》振也,動也,灑也。《爾雅·釋詁》竭也。《註》揮振,去水也。《禮·曲禮》飲玉爵者弗揮。《註》振去餘酒曰揮。《左傳·僖二十三年》懷嬴奉匜沃盥,旣而揮之。《註》揮,湔也。又散也,揮霍也。《易·乾·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疏》六爻發越揮散,旁通萬物之情也。又指揮也。《宋三朝政錄》乘快指揮一事誤失,史官必書。又《集韻》吁運切,音訓。亦奮也。又胡昆切,音魂。揮掄,全而不破也。又叶于倫切,音筠。《王桀詩》荆軻爲燕使,送者盈水濵。縞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揮
【埽】1. 治河时用来护堤堵口的器材,用树枝、秫秸、石头等捆扎而成。 2. 用秫秸修成的堤坝或护堤。 | ◎ 古同“扫”,打扫。
【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說文》棄也。从帚,以帚却土也。又《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噪。《周禮·地官·閽人》掌埽門庭。《禮·少儀》汜埽曰埽,席前曰拚。《註》汜埽,席埽也。拚,除穢也。又堤岸曰埽。竹木爲枋,柳實其中,和土以捍水,令黃河之役用之。又叶蘇后切,音叟。《詩·鄘風》牆有茨,不可埽也。叶下道醜,道叶頭上聲。
【呷】◎ 小口儿地喝:~了一口茶。
【呷】《唐韻》《正韻》呼甲切《集韻》迄甲切,音。《說文》吸呷也。《長箋》吸而飮曰呷。甲有斂藏義,故从甲。又《廣韻》喤呷,衆聲。又《司馬相如·子虛賦》噏呷萃蔡。《註》衣裳張起之貌。
【婀】◎ 〔~娜(nuó ㄋㄨㄛˊ)〕柔美的样子,如“~~多姿”。 典
【莸】1. 古书上指一种有臭味的草:薰~。 2. 落叶小灌木,叶子卵形或披针形,花淡蓝色,蒴果成熟后分裂成四个小坚果。供观赏,全株可入药。 典 方言集汇
【拢】1. 凑起,总合:~共。~总。归~。 2. 靠近,船只靠岸:~岸。拉~。 3. 使不松散或不离开:收~。~音。把孩子~在怀里。 4. 梳,用梳子整理头发:~一~头发。 5. 合上,聚集:她笑得嘴都合不~了。
【拢】《唐韻》《正韻》力董切《集韻》《韻會》魯孔切,聾上聲。持也,掠也。一曰拗攏,籌也。謂酒律。又《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轉註。 《正字通》六書略攏分爲二,非。
【粝】◎ 粗糙的米:~食(粗米饭)。~粱。~米。 方言集汇
【粝】《廣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勵。《廣韻》麤也。《篇海》米不精也。《史記·聶政傳》用爲夫人麤糲之費。《太史公自序》糲粱之食。《註》張晏曰:一斛粟舂七米爲糲。瓚曰:五斗粟三斗米爲糲。正義曰:脫粟也。又《廣韻》《集韻》《正韻》落蓋切,音賴。義同。又《廣韻》力達切《集韻》《韻會》《正韻》郞達切,音辣。義同。《列子·力命篇》食則粢糲。《註》糲,令達反。又《韻會小補》叶力糵切。《白居易詩》檢點盤中餐,非精亦非糲。檢點身上衣,無餘亦無闕。 《說文》本作。或作。
【鹧】◎ 〔~鸪〕鸟,背部和腹部黑白两色相杂,雄的有翅,雌的无翅。吃昆虫、蚯蚓、植物的种子。栖息于生有灌丛和疏树的山地。 典 方言集汇
【鹧】《唐韻》《集韻》《韻會》之夜切,音柘。鳥名。鷓鴣,越雉也。《禽經》隨陽鳥也。《崔豹·古今注》鷓鴣出南方,向日而飛,畏霜露,早晚希出。
【奖】1. 劝勉,勉励,称赞,表扬:夸~。~金。~品。~赏。嘉~。~惩。有功者~。 2. 为了鼓励或表扬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等:受~。发~。
【奖】《廣韻》卽兩切,音槳。《玉篇》助也,成也,欲也,譽也,嗾犬厲之也。今作。《廣韻》說文本作。《集韻》从大作奬。詳大部奬字註。
【股】1. 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骨。~肱(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2. 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a.资金的一份,如“~份”,“~东”,“~票”;b.机关团体中的一个部门;c.其他,如“钗~”,“八~文”)。 3.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 4. 量词(a.指成条的,如“七~大水”;b.指气味,如“一~香味”;c.指力气,如“拧成一~劲”;d.批、部分,如“一小~敌军”)。
【股】《唐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音古。《說文》髀也。《韻會》脛本曰股,輔下體者。《易·說卦》巽爲股。《疏》股隨於足,則巽順之謂,故爲股也。《詩·小雅》赤芾在股。《傳》脛本曰股。《前漢·高五王傳》因退立,股戰而栗。《註》股,脚也。戰者,懼之甚也。又《釋名》股,固也,爲强固也。又車上近轂者亦名股。《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參分其股圍。《註》股,謂近轂者也。方言,股以喻其豐。又磬上亦有股。《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爲磬,其博爲一,股爲二,鼓爲三。《註》股,磬之上大者也。又國名。《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 《集韻
【肝】1.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脏。~炎。~胆。~肠。心~。 2.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火。~气。 典
【肝】《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說文》木藏也。生於木,魄所藏。《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釋名》肝,幹也。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凡物以大爲幹。《詩·大雅·或燔或炙傳》炙用肝。《禮·月令》其祀門,祭先肝。《淮南子·精神訓》肝爲風。又《白虎通》肝之爲言扞也。又肝楡,海外國名。《山海經》肝楡之尸,在大人北。
【脑】1.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 2. 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 3.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 4.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脑】《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音惱。《說文》本作匘。頭髓也。又《廣韻》那到切《集韻》乃到切,音。《廣韻》優皮也。《集韻》瀀澤也。又《韻會》或作。《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 《廣韻》同堖。或从。《集韻》或作。zdic.net漢典
【缮】1. 修补,整治:~生(保养身体)。~性(修养本性)。~完。修~。 2. 抄写:~写。~校(jiào )。
【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膳。《說文》補也。《禮·月令》繕囹圄。又《詩·鄭風·叔于田序》繕甲治兵。《箋》繕之言善也。又《周禮·夏官·繕人註》繕之言勁也,善也。《疏》以其所掌弓弩,有堅勁而善,堪爲王用者。又《左傳·僖十五年》征繕以輔孺子。《註》繕,治也。又《前漢·息夫躬傳》繕修干戈。《註》師古曰:繕,備也。又《後漢·盧植傳》供繕寫上。又與勁同。《禮·曲禮》招搖在上,急繕其怒。《註》繕,讀曰勁。zdic.net汉
【瓴】1. 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高屋建~(从房顶上往下泻水,喻居高临下的形势)。 2. 房屋上仰盖的瓦,亦称“瓦沟”。
【瓴】《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陵。《說文》瓮似甁也。《廣韻》瓴甋,似甖有耳。《淮南子·修務訓》夫救火者,汲水而趍之。或以甕瓴,或以盆盂。又《六書故》瓴,牝瓦仰蓋者。仰瓦受覆瓦之流,所謂瓦溝。《爾雅·釋宮》瓴甋謂之甓。《前漢·高帝紀》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司馬相如·長門賦》緻錯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
【冢】1. 坟墓:古~。荒~。衣冠~。青~。丛~。 2. 长(zhǎng ):~子(长子)。~嗣(嫡长子)。~妇(嫡长子的妻子)。~息(长子)。 3. 大:~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祀(帝王在宗庙举行的大祭礼)。 4. 山顶。 典网
【冢】《唐韻》《正韻》知隴切《集韻》《韻會》展勇切,音塚。《說文》高墳也。《徐曰》地高起,若有所包也。《釋名》腫也。象山頂之高腫起。又大也。《周禮·天官》乃立天官冢宰。《註》冢宰,大宰也。《爾雅·釋詁》冢,大也。《疏》冢者,封之大也。又山頂也。《爾雅·釋山》山頂,冢。《疏》小雅山冢崒崩。毛傳,山頂曰冢。又封土爲社。《玉篇》大社也。《詩·大雅》乃立冢土。《註》大社封之高于他社,故曰冢土也。又墓之墳者亦曰冢。《周禮·春官·冢人註》冢,封土爲丘壠,象冢而爲之。《疏》山頂曰冢,故云象冢而爲之也。《玉篇》鬼神舍也,高墳也
【冈】◎ 山脊:山~。~峦。 典
【冈】〔古文〕《廣韻》古郎切《集韻》《韻會》居郎切,音剛。《說文》岡,山脊也。从网从山,取上銳下廣形。《爾雅·釋山》山脊岡。《詩·周南》陟彼高岡。《小雅》如岡如陵。《五代史·唐紀》李克用破孟方立於郉州,還軍置酒三垂岡。又《韻會》通作阬。《前漢·揚雄傳》衆軍於東阬。《註》阬,讀作岡。 《韻會》說文本从山,俗又加山作崗,非。 《集韻》或作。
【浴】◎ 洗身,洗澡:沐~。~室。~场。~缸。~巾。~血(全身浸于血中,形容战斗激烈)。
【浴】《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音欲。《說文》洒身也。《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註》浴用湯。又借爲潔治意。《禮·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又《夏小正》十月黑鳥浴。黑鳥,烏也。浴謂乍上乍下也。又水名。《山海經》泰冒之山,浴水出焉。又隂山,濁浴水出焉。又幽都之山,浴水出焉。又《韻補》叶欲屑切,音悅。《蘇軾·月硯銘》其受水者哉生明,而運墨者旁死魄。忽雲之霮,觀玉兔之沐浴。 《集韻》或作。
【浪】1. 大波:波~。海~。巨~。风~。~涛。~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静。 2. 像波浪起伏的:麦~。声~。 3. 没有约束,放纵:放~。流~。~费。~迹。~人。孟~。
【浪】《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滄浪,水名。《水經注》水出荆山,東西流爲滄浪之水。又康浪,水名。《廣輿記》在靑州臨湽。又浪浪,流貌。《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又聊浪,放蕩貌。《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又浶浪,驚擾貌。《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又博浪,地名。《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又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又莊浪,縣名,屬平凉府。又《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音閬。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又鼓也。《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又謔浪,不敬也。《詩·邶
【斓】◎ 颜色驳杂,灿烂多彩:“~裙裾之烁烁兮”。
【斓】《廣韻》力閑切《集韻》《韻會》《正韻》離閑切,音。斒斕,色雜也。或作。又《集韻》郞于切,音闌。義同。
【辍】◎ 中止,停止:~止。~学。~笔。~演。中~。日夜不~。
【辍】〔古文〕《廣韻》陟劣切《集韻》《韻會》《正韻》株劣切,音啜。《說文》車小缺復合者。又《廣韻》已也。《集韻》止也。《增韻》歇也。
【辏】◎ 车轮的辐聚集到中心,引申为聚集:辐~。~力。 方言集汇
【辏】《廣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切,音腠。《廣韻》輻輳,輻共轂也。《前漢·叔孫通傳》四方輻輳。《註》輳,聚也。言如車輻之聚於轂也。通作湊。《史記·張儀傳》四通輻湊。又《賈誼傳》輻湊並進。
【滔】1. 弥漫,充满:~天。~~。 2. 倨慢:“士不滥,官不~”。
【滔】《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說文》水漫漫大貌。《書·堯典》浩浩滔天。又流貌。《詩·齊風》汶水滔滔。又慢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士不濫,官不滔。又水名。《穆天子傳》庚辰至於滔水。又八風之一。《呂氏春秋》東方曰滔風。又九土之一。《淮南子·地形訓》西南戎州曰滔土。又《集韻》徒刀切,音陶。聚也。《莊子·田子方》滔乎前而不知其所以然。 《說文》从水舀聲。舀音由。凡慆蹈韜縚等字,皆从舀。上从爪,下从杵臼之臼。凡陷閻諂欿等字从臽,音陷。與舀義別。漢典考證:〔《淮南子·地形訓》南戎州曰滔土。〕
【蛊】1. 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用来害人:~惑。 2. 人腹中的寄生虫。 3. 毒害人之物:~毒。 方言集汇
【蛊】《篇海》同蠱。(蠱)《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五切,音古。《說文》腹中蟲也。《通志·六書略》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爲蠱。《左傳·昭元年》於文皿蟲爲蠱。《註》皿,器也,器受蟲害者爲蠱。《周禮·秋官·庶氏》掌除毒蠱。《史記·秦本紀》德公二年初伏,以狗禦蠱。又《左傳·昭元年》穀之飛亦爲蠱。《述異記》晉末,荆州久雨,粟化爲蠱蟲。又《說文》臬桀死之鬼亦爲蠱。又蠱雕,獸名。《山海經》鹿吳之山有獸名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又《爾雅·釋詁》蠱,疑也。《左傳註》蠱,惑疾,
【谝】1. 花言巧语。 2. 显示,夸耀:~能。他又~上了。 方言集汇
【谝】《唐韻》部田切《集韻》《韻會》《正韻》蒲眠切,音蹁。《說文》便巧言也。《書·秦誓》惟截截善諞言。又《論語》友諞佞。今文作便。又《玉篇》步連切《廣韻》房連切,音。義同。又《集韻》紕延切,音篇。《類篇》辯佞之言也。又《玉篇》《廣韻》符善切《集韻》婢善切,上聲。又《廣韻》符蹇切《集韻》平免切,卞上聲。又《正韻》補典切,音扁。義同。
【谎】1. 假话:~话。~言。撒~。要~。弥天大~。 2. 说假话:~称。~报。~骗。
【谎】《正字通》俗詤字。
【谌】1. 相信:“呜呼!天难~,命靡常”。 2. 诚然,的确:“~荏弱而难持”。 | ◎ 姓。 方言集汇
【谌】《唐韻》《韻會》是吟切《正韻》時任切,甚平聲。《說文》誠諦也。《爾雅·釋詁》信也,誠也。《書·咸有一德》天難諶,命靡常。《傳》諶,信也。《楚辭·九章》諶荏弱而難持。《註》諶,誠也。又國名。《前漢·地理志》有諶離國。又人名。《左傳·襄二十九年》裨諶,鄭大夫。《註》諶本亦作湛。又姓。《萬姓統譜》漢荆州刺史諶仲,南昌人。又與忱同。《書·大誥》天棐忱辭。《傳》忱,信也。《說文》引作諶。又通作訦。《爾雅·釋詁註》燕代東齊謂信曰諶。《疏》按方言作訦。訦、諶音義同。又叶市隆切,音戎。《詩·大雅》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
【谄】◎ 奉承,巴结:~媚。~谀。 方言集汇
【谄】《說文》同讇,省。諛也。《徐曰》陷也。一曰面從曰諛,佞言曰諂。《易·繫辭》君子上交不諂。《左傳·襄三年》稱其讐不爲諂。《註》諂,媚也。《論語》貧而無諂。《郉疏》佞言。《朱註》卑屈也。《史記·平準書》諂諛取容。《莊子·漁父篇》希意道言謂之諂。《管子·五輔篇》淫聲諂耳,淫觀諂目,耳目之所好諂心。《荀子·臣道篇》從命而不利君謂之諂。又《修身篇》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註》諂之言陷也。 與謟別。
【蝗】◎ 〔~虫〕昆虫,种类很多,躯体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适于弹跳,常常成群飞翔,是农业害虫,亦称“蚂(mà)蚱”;简称“蝗”,如“~灾”,“灭~”。
【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說文》螽也。《陸佃云》蝗字从皇,今其首腹背皆有王字。《禮·月令》蟲蝗爲災。《前漢·文帝紀》旱,蝗。《師古註》蝗卽螽也,食苗爲災,今俗呼爲簸鍾。《後漢·五行志》蝗蟲貪苛之所致也。《吳志·趙達傳》少從單甫受學,治九宮一算之術,至計飛蝗,射隱伏,無不中效。又《唐韻古音》戸盲切,音橫。《演春秋繁露》云:徽州稻苦蟲害,俗呼橫蟲。又《韻會》戸孟切,橫去聲。義同。
【湫】1. 水潭:“南有龙兮在山~”。大龙~(瀑布,在中国浙江省雁荡山)。 2. 凉:“~兮如风”。 | ◎ 低洼:~隘(低湿狭小)。
【级】1. 层次:石~。拾~而上。 2. 等次:~别。~差(chā)。 3. 学校里学生所在学年的分段:年~。~任。 4. 古代指战时或用刑斩下的人头:首~。 5. 量词,用于台阶、楼梯:从一楼到三楼有四十多~台阶。
【级】《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訖立切,音急。《說文》絲次第也。又《玉篇》階級也。《廣韻》等級。俗作。《禮·曲禮》拾級聚足。《註》級,等也。又《月令》貴賤之等級。《史記·秦始皇本紀》拜爵一級。又《史記·樊噲傳》斬首十五級。
【纸】1.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 2.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
【纸】《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只。《說文》絮一苫也。《韻會》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東觀漢記》黃門蔡倫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从糸。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紙。又其字从巾。《張揖·古今字詁》巾部云:紙今帋。則其字从巾之謂也。又姓。《魏書·官氏志》渴侯氏,後改爲紙氏。
【坏】1. 不好的;恶劣的,与“好”相对:~人。~事。~习惯。 2. 东西受了损伤,被毁:破~。败~。 3. 坏主意:使~。 4. 用在某些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忙~了。 汉
【坏】《廣韻》芳杯切《集韻》《韻會》鋪枚切《正韻》鋪杯切,音胚。《爾雅·釋山》山再成曰坏,一曰山一成。又山名。《吳會志》大坏,小坏山在洮湖中,溧陽宜興之界,二山相望,水環若浮,故名。又陶瓦未燒曰坏。《後漢·崔駰傳》坏冶一陶,羣生得理。又《集韻》《韻會》《正韻》蒲枚切,音裴。以土封罅隙也。《禮·月令》仲秋,蟄蟲坏戸。孟冬,使有司坏城郭。又屋後牆。《淮南子·齊俗訓》魯君欲相顏闔,使人以幣先焉,闔鑿阫而遁。《揚雄·解嘲》作坏。又神名。《莊子·大宗師》堪坏得之,以襲崑崙。通作阫。(壞)〔古文〕《廣韻》《集韻》《韻會》《
【氯】◎ 一种气体元素,味臭有毒,可用来消毒,漂白。
【业】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 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 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 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 5. 从事:~医。~商。 6. 财产:产~。 7. 既,已经:~已。~经。 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 9. 姓。
【业】〔古文〕《唐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鄴。《說文》業,大板也,所以飾懸鐘鼓。《詩·大雅》虡業維樅。《疏》植鐘磐之木,植者名爲虡,橫牽者爲栒,栒上加大版爲之飾爲業。刻板捷業如鋸齒,故曰業。又功業。《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事業。《易·坤卦》暢於四支,發於事業。又基業。《孟子》創業垂統。又學業。《禮·曲禮》所習必有業。又世業。《左傳·昭元年》子產曰:臺駘能業其官。又《爾雅·釋訓》業業,危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又壯也。《詩·小雅》四牡業業,又凡所攻治者曰業,事物已爲而未成亦曰業。《孟子》
【潘】1. 淘米汁。 2. 姓。
【潘】《唐韻》普官切《集韻》《韻會》《正韻》鋪官切,音拌。《說文》淅米汁也。《禮·內則》面垢燂潘請靧。又水名。《說文》在河南滎陽。又古邑名。《禮·檀弓》與縣潘氏。又泉名。《水經注》濕水,又東逕潘縣故城,左會潘泉故瀆。又《正韻》蒲官切,音盤。《列子·黃帝篇》鯢旋之潘爲淵。又《集韻》《韻會》孚袁切,音翻。米爛也。或作。又《集韻》逋禾切,音波。潘旍,縣名,在臨淮。又普半切,音判。縣名,在上谷。或省作番。
【福】1.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气。享~。造~。祝~。~利。~音。~相。作威作~(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2.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 3. 祭神的酒肉:~食。~酒。~物。 4. 保祐:“小信未孚,神弗~也”。~荫。~佑。 5. 姓。
【福】〔古文〕畗《唐韻》《集韻》《韻會》方六切,膚入聲。祐也,休也,善也,祥也。《禮·祭統》福者,備也。《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書·洪範》嚮用五福。又《釋名》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又祭祀胙肉曰福。《周禮·天官·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穀梁傳·僖十年》祠致福於君。又福猶同也。《張衡·西京賦》仰福帝居,陽曜隂藏。《薛註》言今長安宮,上與五帝所居之太微宮,陽時則見,隂時則藏,同法也。又州名。秦閩中郡,立閩州,唐改福州。又姓。元忠臣福壽。又《集韻》《韻會》敷救切,音副。藏也。《史記·龜筴傳》邦福重龜
【幌】1. 〔~子〕a.商店门外的招牌或标志物;b.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2. 帐幔,帘帷:“何时倚虚~,双照泪痕干?”
【幌】《廣韻》胡廣切《集韻》《韻會》《正韻》戸廣切,音晃。《玉篇》帷幔也。《廣韻》晉惠起居注,有雲母幌。又《釋名》蔮恢也。恢郭覆髮上也。齊人曰:幌,飾形貌也。
【煨】1. 在带火的灰里烧熟东西:~白薯。 2. 用微火慢慢地煮:~牛肉。
【煨】《唐韻》烏灰切《集韻》《韻會》烏回切《正韻》烏恢切,音隈。《說文》盆中火。《玉篇》盆中火爊也。《六書故》火中熱物。《廣韻》煻煨火。《集韻》煻火曰煨。《戰國策》犯白刃蹈煨炭。又人名。《後漢·獻帝紀》中郞將段煨。又《集韻》紆勿切,音鬱。畜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