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à jīn zhǐ hóng luán
【讶】1. 惊奇,奇怪:~然。~异。惊~。 2. 同“迓”,迎接。
【讶】《唐韻》吾駕切《集韻》魚駕切《韻會》《正韻》五駕切,音砑。《說文》相迎也。引周禮秋官,諸侯有卿訝。《徐曰》按《周禮》使將至,使卿訝。謂以言辭迎而勞之也。又《訝士註》士官之迎四方賔客者。《儀禮·聘禮》厥明訝賔于館。《註》迎也。又《廣韻》嗟訝也。《增韻》疑怪也。《呂覽·必已篇》無訝無訾。《唐書·李勣傳》使至,高祖訝無表。《韓愈·縣齋有懷詩》睢盱互猜訝。又《玉篇》與迓同。《書·盤庚》余迓續乃命于天。《傳》迓,迎也。又《集韻》或作御。《詩·召南》百兩御之。《釋文》御,本亦作訝。又《集韻》或作輅。《左傳·宣二年》宋
【金】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 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 钱:现~。基~。挥~如土。 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 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
【金】〔古文〕《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又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
【纸】1.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 2.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
【纸】《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只。《說文》絮一苫也。《韻會》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東觀漢記》黃門蔡倫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从糸。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紙。又其字从巾。《張揖·古今字詁》巾部云:紙今帋。則其字从巾之謂也。又姓。《魏書·官氏志》渴侯氏,後改爲紙氏。
【红鸾】神话传说中的红色仙鸟。唐曹唐《小游仙诗》之五七:“忽闻下界笙簫曲,斜倚红鸞笑不休。”前蜀杜光庭《题都庆观》诗:“三仙一一驾红鸞,仙去云閒遶古坛。”2.旧时星命家所说的吉星,主婚配等喜事。《水浒传》第一○四回:“目下红鸞照临,应有喜庆之事。”明梁辰鱼《浣纱记·效颦》:“想红鸞天喜,未曾交运。”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想此行呵,定有红鸞佳信。”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