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yī cùn dān xīn tú bào guó
【一寸丹心】。唐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白髮千茎雪,丹心一寸灰。”宋杨万里《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鍊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亦省作“一寸丹”。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诗之五:“亦知戛戛楚囚难,无奈天生一寸丹。”清钮琇《觚賸·布囊焚馀》:“所贵一寸丹,可踰金石坚。”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一首》诗:“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寧忘一寸丹!”
【图报】报túbào(1)[trytorepay]∶谋求报答施恩不图报(2)[strivetoretaliate]∶图谋报复图报杀父之仇典
【图报】谋求报答。南朝宋颜延之《谢子竣封建城侯表》:“恩往惧积,非臣髦蔽,所任图报,岂竣庸薄,所能奉服。”《红楼梦》第三回:“因向蒙教训之恩……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2.谓图谋报复。明刘基《郁离子·省敌》:“夫子胥之入吴也,图报其父兄之讎而已矣。”典
【国】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 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3. 姓。
【国】〔古文〕囗囶圀《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又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
同为文人,实践出不同的境地。有的文人觉得报国只需有心,有的则主张实际行动,学富五车只能让自己骄傲,寸步不离国土方可报国。然而,无论怎样解读,这句诗都是饱含深情的表达,是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
诗中“图报国”表达了作者辗转思考、无私奋斗的精神,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情厚意,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一寸丹心图报国”这句诗言简意赅,字字铿锵有力,表达了作者热爱国家、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与决心。透过这句诗,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国家强盛的殷切期盼。
“一寸丹心图报国”,诗句短小精悍,流露的崇高情怀和报国精神却远大而深远。这种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在历史中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士子,唤起他们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和执着追求。这句诗不仅是古代文人的自我表达,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延续。
咏志一时佳作,且有"一寸丹心图报国"慷慨之辞。然此诗之词藻之妙,实令人称赞。书生之志,人皆有之,卓尔游于士林者,血气之勇亦不可小觑。
自古以来士人皆具有高尚品性,他们怀揣着忠心报国的决心,努力回馈社会,文以载道。他们自觉肩负起救国济民的责任,用一己之力来维护国家的繁荣与安宁。这种为国家付出的精神,是我们值得传承与学习的。“一寸丹心图报国”,既是士人的心声,更是国家需要的力量。
这句诗深入人心,意境深远。作者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这句诗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倾尽所有,努力报效祖国。
以少年热血,表献国家大业之志,读之令人激情澎湃。用“一寸丹心”喻忠诚,更足见其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