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曲 / 【越调】斗鹌鹑 送别

依依古岸黄芦——【越调】斗鹌鹑 送别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3 àn huáng lú yī yī

依依古岸黄芦释义

【古】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2.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3. 姓。

【古】〔古文〕《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又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又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

【岸】1. 水边的陆地:河~。上~。两~。  2. 高大:伟~(魁伟,高直)。魁~。  3. 高傲:~忽(傲慢)。傲~。  4.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帻(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  5. 古同“犴”,乡间牢狱。

【岸】《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犴。《說文》水厓而高者。《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又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又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又道岸。《詩·大雅》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又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又獄名。《詩·小雅》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

【黄芦】uánglú[reed]芦苇的一种黄芦苦竹绕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黄芦】苇。汉徐干《中论·修本》:“黄芦之萌,以兆大中之暑。”唐王昌龄《九江口作》诗:“驛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清纳兰性德《菩萨鬘·寄梁汾苕中》词:“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

【依依】◎依依yīyī(1)[suppletwigsandtenderleaves]∶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杨柳依依(2)[bereluclanttopart;feelregretatparting]∶恋恋不舍的样子依依不舍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尚依依旁汝。——清·林觉民《与妻书》(3)[dimly]∶依稀;隐约依依墟里烟

【依依】1.轻柔披拂貌。《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唐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诗:“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暉。”清孙枝蔚《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密语每愁风嫋嫋,纤腰故学柳依依。”冯至《北游》诗:“水边再也没有依依的垂柳,四野里望不见蔚绿的苍松。”2.依恋不舍的样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清姚鼐《张冠琼遗文序》:“﹝张﹞亦寡闻其言,独每见依依向余不忍离,可念也。”郭沫若

依依古岸黄芦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