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zhèng jīn wēi zuò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宋苏洵《祭史彦辅文》:“正襟危坐,终日无言。”《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老爷﹞只检出那册《圣蹟图》来正襟危坐的看。”鲁迅《华盖集·“碰壁”之馀》:“平时憎恶我的却总希望我做一个完人,即使敌手用了卑劣的流言和阴谋,也应该正襟危坐,毫无愤怨。”
正襟危坐,言在禮儀也。人之所以為人者,當能明心修身,自覺自律。襟正,即襟衣端正,內心操守一定。有形之襟,折射心意之莊重;無形之襟,體現品德之卓越。危坐,則動作謙和有節度,不可滑稽傲慢。正襟危坐之形骸,彰顯出人格之高尚。
哈哈,坐得直才能秀出聪明一面吗?正襟危坐的意思是说,像个有素质的人一样端正坐姿,给人留下好印象。这样说起来还有点道理啊!毕竟第一印象很重要嘛!就像面试、见客户什么的,憨憨地坐着肯定不行嘛~总的来说还是提醒我们要懂得展现自己的正面形象啊!
这首“正襟危坐”是一首富有警示意义的诗作。从字面意思来看,“正襟危坐”形容坐姿端正而不安稳,意味着面临压力且不能掉以轻心。在儒家思想中,正襟危坐是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态度,所以这句诗也可以当作对人们处事态度的劝诫。 首句“正襟危坐”象征着神态专注而沉稳,字字凝聚着君子豪情,传达出对待人生诸事不可怠慢的警世之词。诗人以简练的文字,抒发了内心对于行为态度的追求,作者立志要在平凡生活中塑造廉洁品质,同样也伴随着责任心的强调。
“正襟危坐”这句诗充分展现了古人对于世界的敬畏与服从,寓意着人与周围环境的高度融合。它提醒我们要坚持对道德规范的尊重和遵守,时刻保持对自身行为举止的审慎,以免人生迷失于纷繁复杂的世态中。这首诗语意深邃,给予人们深思和指引。
“正襟危坐”这四个字,蕴含了一种心与形的统一,表达了一种严肃和沉稳之意。正襟是对内心品性的要求,危坐则是故态复还,不因外界干扰而易动情,三者合而为一,可见此人性情之刚正。
正襟危坐,亦見于文字之間。如書筆之端謙、書法之莊重,皆遵從“正襟危坐”之原則。筆墨有血氣,正襟者勁直,危坐者風雨磨礪,方可寫就一幅美好的圖卷。文字之襟,言其處世態度,言其舉止風範。正襟危坐,書寫技藝之間如行雲流水,宛如書法世家。
揣“正襟危坐”一语,可见一人的修养和风度。正襟表现了一种自身姿态的期望,而危坐则体现了心理素质的高度。正襟的人坚守原则,不易动摇;危坐的人能坦然面对困境,保持冷静。两者相得益彰,是处世行事之道。
诗中所言的“正襟危坐”是对人生态度的高度彰显,它呼唤了人们在人际交往、品格修养等方面要保持谨慎,抵制任性随意、懈怠放纵的倾向。庄重的坐姿仿佛昭示了权力和地位所带来的责任和压力,警醒我们应怀敬畏之心。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自律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