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wáng|wú xī wéi|wèi 2 zhòng ní chū tì
【亡】1. 逃:逃~。流~。 2. 失去:~佚。~羊补牢。 3. 死:伤~。死~。 4. 灭:灭~。~国奴。救~。兴~。 | ◎ 古同“无”,没有。
【亡】《唐韻》《集韻》《韻會》武方切,音忘。失也。《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註》謂廢時失事也。《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又滅也。《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又逃也。《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又與忘同。《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又《正韻》同無。《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从入从。《徐曰》音隱,隸作亡。《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为】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谁】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
【仲尼】。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庄子·人间世》:“颜回见仲尼,请行。”《史记·孔子世家》:“紇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周公慎言于金人,仲尼革容于欹器。”唐张说《大唐祀封禅颂》:“仲尼叙帝王之书。”明顾绛《述古》诗:“仲尼贵多闻,汉人犹近古。”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仲尼先生的当了。”
【出涕】流眼泪。《易·离》:“出涕沱若。”孔颖达疏:“所以出涕滂沱,忧戚而咨嗟也。”《诗·小雅·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睠言顾之,潸焉出涕。”唐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宋梅尧臣《永叔自南阳至余郊迓马首访谢公奄然相与流涕作是诗以写怀》:“及郊逢故友,出涕各霑襦。”
仲尼,即孔子,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离世意味着儒家思想的失去和道德伦理的缺失。
这句诗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表达出了对孔子的追思之情。它通过向人们提问,勾起了人们对孔子的深思和对他一生的敬仰之情。在简短的几个字间,展现了对孔子的崇敬与怀念。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此诗表达了人们对于仲尼离世的悲伤之情。其中的“兮”字,用以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和追念之情。
“谁为出涕”,表达了人们对于孔子离世的痛惜之情,真正为孔子流泪的人,不仅是当时的学生和追随者,更是千百年来尊崇他的后世子孙。
这句诗蕴含着殷切的思念之情,令人不禁为孔子的去世而感到惋惜。表达了对孔子智慧与道德的崇拜之情。
这句诗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出自人们内心最深处的疑问和悲伤,此情此景实在是令人心生感慨。
这句诗简洁明了,朴实而又动人。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个询问句,但其中却蕴含了复杂而又深刻的情感。它激起了人们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亦凸显出世人对伟大先贤的心有余悸。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此句出自文选《鲁敬公五年》。仲尼,指的是孔子,出涕,指的是哭泣。这句诗通过询问谁会哭泣来表达了对孔子的尊敬与敬仰之情。